最近,
特斯拉将首批Model 3交付消费者。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今年8月预计交付100辆新车,9月这一数字将升至1500辆,12月产能将稳定在每月2万辆。”随着Model S、Model X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的热卖,作为更廉价、亲民的一款产品,国内外市场对Model 3给予了极大关注。
Model 3在国外市场热火朝天,国内消费者却只能干着急。有消费者表示,从价格、品牌、稳定性及性能等方面看,Model 3无疑是目前纯
电动汽车市场中的最佳选择。虽然Model 3现车尚在大洋彼岸,但消费者的这番话无疑会触动不少自主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神经。早在Model 3上市之前,就不断有自主品牌高端产品提出要与Model 3“掰掰手腕”,如今对手终于登场,双方不禁剑拔弩张。Model 3预计将于明后年进入中国市场,届时自主高端纯电动汽车与外资入门级纯电动汽车的较量将愈加针锋相对。
做工设计尚存差距
与Model 3采用专业纯电动汽车底盘不同,自主品牌高端纯电动汽车大部分为传统燃油车通过底盘改造而得来的产品。鉴于其原型车的品质和质量,尽管通过改造和升级,新能源汽车版本车型的综合素质有一定提升,但仍难与专业底盘相比。因为Model 3在国内尚未有实车可以评测,但是与Model X相比,自主品牌在做工和设计等方面尚存差距。
可喜的是,这种情况随着国内电动汽车产品中高端化而逐渐改变。目前有诸多产品,如荣威ERX5、腾势400、艾瑞泽5e、新帝豪等产品,在产品做工与设计等方面,已经甩开其原型车“几条街”。有分析指出,随着国内汽车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的售价将会持续上升,车企可用于提高产品做工和设计的成本控制将会宽松,未来的产品将会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从一些自主高端车型来看,在做工和设计方面已经超越特斯拉的产品,如北汽新能源的ARCFOX、蔚来汽车的产品等。铝合金车身骨架、高性能电机、更高能量密度电池加身,让这些产品丝毫无惧Model 3的到来。尽管这些产品尚未上市,然而M odel 3进入国内也尚需时日,留给自主品牌的时间尚比较宽裕。
电池电控相距甚远
除外观、内饰方面的可见差异,在电池技术上,Model 3配装独有的21700型电池。据美国环境保护署公布的文件显示,续驶里程达500公里的Model 3电池的标准电压、电池容量以及电量分别为350V、230Ah、80.5kWh,这一数据虽非实际可用容量,但已超出预期。
据了解,特斯拉使用的21700型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能够达到300Wh/kg,比Model S配装的18650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以上。电池单体容量提升后,同等能量下所需电池的数量可减少约1/3,以Model S 90D为例,该车型电池组中一共放置7104节18650电池。但在Model 3上,电池数量可控制在4700节左右。随之而来的是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组件和包装材料的简化,因简化带来电控系统重量的减轻又会使续驶里程得到改善。这一系列“减法”背后,使Model 3的电池系统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目前国内大部分纯电动汽车都使用18650型或者软包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约为140Wh/kg左右,与Model 3相差巨大。为实现较长的续驶里程,在能量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只能搭载更多的电池,这无疑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并对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电控方面,据了解,纯电动汽车上一般有两套电控系统,一套是负责包括屏幕、音响等车内所有电路系统的整体系统;另一套则是专门负责对电池组电流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特斯拉通过对所售出车辆的数据采集来优化电控系统。通过近些年的努力,确实使系统得到了有效改进,但这种数据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分析能力,对于自主新能源车企而言是一项挑战。”一位电控系统工程师对记者说。
价格互联具备优势
虽然存在诸多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纯电动汽车在与Model 3的较量中完全没有优势。首先在售价方面,Model 3在美国的基础售价约合人民币23万元,通过进口方式引入国内后的实际售价将远高于这一价格,另外很多配置均需要选配,且消费者需缴纳购置税、保险等费用,这款最便宜的特斯拉在国内的售价很可能接近40万元。与自主品牌中高端产品价格普遍在十几万元相比,可谓“高高在上”。
另外,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正在发力车载互联网技术,如上汽推出的ERX5。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荣威ERX5不仅仅是一款靠谱的新能源汽车,更是插上了互联网翅膀的、有生命力的车。这是我们做中国‘特斯拉’的底气所在。”另外,熟悉国内消费者需求,率先占据产业链上游也是自主品牌的优势。如北汽新能源正在构建一整套包含导航、停车、娱乐、购物在内的互联网汽车服务生态,为消费者带来完全不同的互联网汽车生活新体验。
为尽快占领市场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自主品牌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自主新能源车企在推出新产品前,不能仅仅把续驶里程、充电时间以及电池寿命做为纯电动汽车的重心,更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满足客户对购车的综合需求。Model 3并不完全是自主纯电动汽车发展道路中的“拦路虎”,而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更多自主品牌从对比中了解客户看重什么、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