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国有车企一直是汽车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不乏派系冗杂、贪污腐败等负面言论,所谓人红是非多莫过于此。但实事求是的说,不管从研发技术还是规模体量上来看,国有车企的动作都代表着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风向。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渐渐成熟,以及双积分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打破现有格局的趋势已浮出水面。上汽宁德的联姻至今还是整车厂携手电池企业的一段佳话;北汽更是在新能源领域内风生水起,大有领跑国内电动汽车的势头;东风和长安的新能源事业也一直稳扎稳打。
近日,刚刚投资6亿设立新能源汽车子公司的
广汽集团,又拟12亿投资两个新能源项目,并同意将5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广汽乘用车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在六大国有车企中式微已久、仅靠传祺苦苦支撑的广汽,似乎开始打一场硬气的翻身仗。
唯独号称“共和国长子”的
一汽,近几年节节败退,其自主品牌早已不在销量前十之列。预计投资43.48亿元的新能源项目更是无疾而终。尽管官方号称一汽的新能源会继续做下去,但这样的声明更像是一次英雄迟暮的逞强。
广汽成立新能源子公司,传祺成传奇还有多远?
提到广汽集团,大概唯有一款传祺拿得出手,而作为广汽集团体系中的唯一核心,传祺也算不辱使命。今年1~6月,广汽传祺销量突破25万辆,同比增长57%,顺利完成5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过半的任务。
实事求是的说,广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算不上早。2014年底,广汽乘用车才推出了旗下首款
新能源车型传祺GA5 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虽称不上惨淡收场,却也不曾一鸣惊人。而2015年发布的纯电动车型GS4 EV也一样不温不火。
直到2017年,广汽再次上市了两款插电式混动GA3S PHEV和GS4 PHEV,紧接着北美车展上,纯电动车型GE3正式亮相。这款车百公里加速仅9.3秒;续航里程超310Km;直流快充半小时电量可达80%的传祺GE3,终于引人注目。
而这,只是广汽集团翻身硬仗的开始。
6月5日广汽集团决定将投资6亿元,设立全资新能源汽车子公司(已于7月28日注册登记成立)。8月8日,广汽集团计划12亿元投资两个新能源项目,并同意将5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新能源项目建设。
此外,广汽还计划出资47亿元建设新能源生产基地,后续将携合作伙伴总投资额预计超450亿。首期工程2019年投产后年产能达20万辆,二期工程年产能将会拓展到40万辆,计划于2025年之前完成建设,届时整个产业园总产值将超1700亿元。
尽管广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来的稍微晚了一些,但在电动汽车市场爆发之前的转型其实都算未雨绸缪。从浮出水面的布局来看,向来一款车型打天下的广汽依然将新能源翻身的希望寄托在了传祺上。而传祺欲成传奇,这条路并不好走。
迟暮大哥一汽频换高管 43亿新能源项目沦为笑谈
一汽,全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顾名思义,一汽贯穿了整个中国汽车历史,作为“共和国长子”,也是名副其实的一哥。但这些年来,一汽一直在走下坡路,与领跑中国汽车制造的上汽相比,已拉开了距离。
而在新能源领域,一汽在六大国有车企中却是最先出手的。早在2012年,一汽轿车就宣告在长春投资建设新能源工厂,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为43.48亿元,计划于2014年7月建成投产,占地126万平方米,产能达20万。
但在实际建设中,一汽投资额度仅为2415.5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0.56%。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最主要的投入,2.55亿元的土地款已全部收回。这意味着,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一汽对于新能源项目的实际动作仅是买过一块地,安装了一些基础设施。
这项雷声大雨点小的烂尾工程,已于今年5月被一汽终止,43亿新能源项目最终沦为笑谈。究竟什么原因,笔者无从谈起,只是想起这些年来,相继送进法院的一汽高管,以及那款耗资百亿研发却无人问津的红旗H7。
英雄迟暮。
8月2日,一汽决定任徐留平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很多人都期待自主品牌传奇人物徐留平能对一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僵化的激励体制,改革集团的管理体制,改革各行其是的研发体制。再结合近段时间一汽高管的频繁调动来看,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不过如此。
尽管对徐留平无限看好,但一汽若不能摆脱“大哥”思想,在电动汽车以及智联网联汽车上取得巨大进步,那失去新能源先机的一汽依旧处境堪忧。
其实,这些年随着吉利等民营车企的迅速崛起,品牌意识和运行效率相对低下的国有车企已经没有所谓的技术优势了。而新能源是一次汽车格局重新洗牌的契机,不仅是中国车企想要走向世界,民营车企也想领跑中国。
但实事求是的说,契机也只是契机,即便是新兴的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外差距也是一条巨大鸿沟。所谓弯道超车,只是在争那一个相对燃油车领域稍微高一点的可能性而已。当然,作为汽车人士,笔者也是十分期待中国品牌成为世界汽车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