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举一例来算一算,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
电动物流车的利润空间。2016年销量不乐观的陕西通家,宣称2017年内计划推广6万辆电动物流车,主打车型仅为一款——电牛2号。在2017年前五个月里,陕西通家已经完成了3111辆销量,而整个行业专用车的累计推广量为6542辆,陕西通家的电牛2号占比47.6%。
为什么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走低的背景下,陕西通家的销量一路飙升,行业纷纷叫苦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三万公里”运营指标要求对陕西通家的推广没有影响吗?笔者将以陕西通家今年主推的车型电牛2号算一笔账,来看看电动物流车行业的风险和机遇在哪里。
根据产品资料可知,电牛2号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030*1620*1900毫米,货厢空间为3.5立方米,载货量可装一吨左右,续航高达260km,搭载37度电。这款产品在市面上的零售价为4.98万,据一家采购了电牛2号的物流车运营商介绍,卖给运营商的价格为3.8万左右。而根据运营商的采购经验,相同大小的燃油物流车价格则在3.2万左右。
以这样的价格出售,电牛2号还有多大利润空间?一位行业专家向笔者介绍,纯电动物流车和燃油物流车主要的成本差异在于电池加驱动系统。那么以电牛2号为例计算,37度电的电池成本大概多少呢?目前,装载在电动物流车的三元电池PACK价格在1500元/度电左右,那么37度电的成本大约为55500元,而电机电控成本部分要比燃油物流车高2万元左右。那么粗略估算,电牛2号的产品成本要比同类型燃油物流车高7-8万元。
根据2017年新版国家补贴标准计算可知,37度电可获得国家补贴53400元,地方补贴26700元,共计80100元。可见,国补+地补基本能覆盖电动物流车比燃油物流车高出的成本。从产品销售价格上看,电动物流车比燃油物流车定价还有高一些,那么可以看出,即使在补贴退坡的前提下,电动物流车利润依然可观。
利润可观并不意味着推广情况乐观,因为还有“三万公里”运营指标影响市场的抉择。“三万公里”运营指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物流车企业卖越多的车,就要垫付越多的补贴资金,以电牛2号为例,陕西通家计划推广6万辆车,那么要垫付的国补+地补高达48亿。
根据物流车运营企业的介绍,电动物流车运营要1-2年才能达到3万公里的运营指标。按照新版补贴政策要求,采取“事后清算”制度,电动物流车要完成销售且达到运营指标后才能申请补贴,再算上补贴清算流程的时间。这意味着,企业可能需要在3年后才能拿到补贴,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流转压力,且推广的量越多,面临的资金压力也越大。
当前,电动物流车正处在市场的风口,一方面企业想要开足马力抢占市场,一方面又受制于资金的压力无计可施。新能源汽车补贴垫付周期长,企业又处于扩张阶段,大多数企业都表示缺钱。一块鲜美的蛋糕已然放在那里,“可以切却吃不到”的尴尬正是电动物流车市场面临的困境,盲目的去切蛋糕很有可能等不到吃到口的那天就已经饿死了。
对于企业“三万公里”的纠结,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上书工信部调整运营指标,笔者也了解到工信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摸底调研。政策是否会调整、会如何调整尚不明确,政策制定者或许要思考如何平衡好“有效监管”和“市场积极性”这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