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的新型材料,密度只有钢的1/5,而比强度是钢的10倍。它在飞机制造等行业已经被广泛应用。随着轻量化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CFRP在汽车行业也将得到大范围应用,成为继钢、铝合金之后之后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例如
宝马i3、i8的驾驶舱模块就采用了碳纤维架构;随着使用门槛降低,碳纤维也开始在笔记本电脑、手机外壳、无人机旋翼、机身、支架等结构件中出现。
碳纤维由碳纤维原丝经编制成为“碳布”,再将碳布层叠并用树脂浸透,经过成型工艺处理后形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但总体来说,对于大批量应用而言,碳纤维原丝并不是瓶颈,碳纤维获得大批量应用的瓶颈是成型工艺——对于像汽车这样需要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的行业来说,碳纤维目前的工艺仍然高度依赖人工、成本高、无法批量生产、效率低,其成型工艺成本已经占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成本的70%。
而我近期接触的“
恒瑞”便是在研发碳纤维的成型工艺新方法,据恒瑞CEO顾勇涛介绍,恒瑞开发了一系列CFRP批量快速成型工艺。恒瑞在欧洲有技术研发团队,与Fraunhofer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后者作为欧洲的科研机构,是汽车企业的合作研发伙伴,也较早进行了汽车领域应用符合材料的研发。
下面说一下恒瑞的技术:
目前,恒瑞已经掌握了德系技术,即HP-RTM工艺,宝马已量产的技术。宝马采用碳纤维做驾驶舱的电动车i3车型,其整备质量为1195公斤,比同尺寸的常规车型轻150公斤左右。另外,宝马7系采用了Carbon Core技术,由铝、高强度钢、镁、CFRP共同组成,比钢强度高5倍、同时车身比铝轻30%,减重130公斤。
此外,2014年9月26日,恒瑞与西班牙卡普勒集团签署协议,将用于复合材料批量生产的RMCP技术引入了中国和亚洲,恒瑞国内公司正式运营。据顾勇涛介绍,这是一种比HP-RTM更灵活、成本更低的技术,恒瑞获得的是其在亚洲地区的独家权益(包括设备、技术、制成品等完整的覆盖)。
2015年,恒瑞完成了其自主研发的ACOM半自动化工艺的开发和试生产,这是RMCP的简化版本,可进一步降低批量生产的门槛和成本。
2017年中,恒瑞完成了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第一家工厂的一期建设,大批量产线、中批量产线、小批量产线、试制线均已到位,部分产线已经完成了调试和试生产,实现了量产。其中,基于ACOM技术的中等批量产线已安装完毕,正在调试,预计2017年7月实现量产;另外,基于RMCP技术的大批量生产的核心设备已经完成调试,机器人部分预计也将于2017年8月完成。
2017年,恒瑞获得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第一个用于量产型汽车的订单,除了上述订单外,在过去的3年中,恒瑞与国内大部分的主机厂,包括传统主机厂和新能源主机厂都建立了业务联系,获得了若干汽车集团的供应商资质,包括上汽和上汽通用。另外,恒瑞还有大量预研项目在进行中,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会有更多的预研项目转入量产。
恒瑞CEO顾勇涛是加泰路尼亚国际大学工商管理学士,CEU大学国际贸易和物流管理硕士。他是中国和西班牙间商贸活动的早期实践者,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零部件制造商西班牙Carbures集团的早期成员和主要投资人,并带领公司成为空客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