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八届)全球汽车论坛于6月7日-6月8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论坛以“变革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全球汽车业主要厂商,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各个领域的代表、专家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力图引发行业从整体战略上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机会。以下为《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视角:成熟市场中德盈利性增长战略》分论中的圆桌论坛实录:
伦敦亚洲汽车信息机构董事总经理AshvinChotai德纳控股公司轻型车传动系集团总裁BobPyle德尔福
中国区总裁杨晓明法雷奥集团中国区总裁毕诺 精彩讨论
主持人:下面提一些问题,这是提交上面卡片上写的问题,你们在美国和欧洲,你们的公司,你们对大学很重要,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特朗普的一些经济政策,尤其是他对墨西哥的政策,当然他对中国有一些噪音,我希望他不会对中国采取行动,你如何看待特朗普的政策?或者说从德纳的政策如何看待这一切?
Bob Pyle:我无法直导总统,但是我想说的时候,在竞选的时候我当时就在美国。共和党领袖特朗普现在上台了,现在的战略就是要加强美国的兴起,让美国再次伟大,作为美国的公民,可以了解他的一些想法,并且我们的制造业在过去这些年,确实流入了海外的工作机会。但是这种想法有些共鸣。
另一方面是关于边境的保护,比如说结束北美自贸协定,重新谈判?特朗普总统他一个方面有很多CEO帮他。我们的全球CEO也是制造理事会,就是特朗普主导的理事会,我们的领导也是其中的成员,一起商讨美国制造业的回归。我觉得能够加入进去,总比不加入进去好,在这个委员会当中,会给当局提供一些咨询意见,如果在里面有一席当然是很重要的。我们对理事会是非常开放的一个态度,我觉得什么东西都是需要讨论,特纳对于中国、美国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态度,我们也很高兴在那个委员会里能够有发言权,能够在一起协调讨论,这是很重要的。是的我也在关注美国政府政策的有变化,我们要关注保护消费者,在墨西哥、中国、美国这都是热门话题,这些话题会持续下去,作为制造业企业,关键就是要支持客户的发展。
主持人:杨晓明先生你有什么回应?我想问一个组合的问题,德尔福呢?在国企一段时间内有很大的一些变化,最近我们的业务组合是怎么样的?那么这种组合的变化,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变化的趋势。
杨晓明:你指的是我们最近一些延伸业务是吗?我们这么看,其他两位演讲人也谈到了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正在发生转型,在这样一个转型过程当中。车联网、自动驾驶这都是需要的,也体现了组合的重点,也就为什么德尔福把它称之为叫让深刻改变移动性。我觉得很多人可能想了解为什么德尔福有这样一些想法,现在监管已经发生改变,刚才提到了中国也是在排放标准方面改变很快,我们的机会就是要抓住我们的产品组合,我们确实将我们的公司转型为一个高科技的公司。重点放在车联网方面,我们仍然会使用衍生企业这个话题,更多的关注想要做的下一步事情,我们要跟踪市场趋势,并且不断转向移动性要求,我们也在收购一些公司积累了很多数据,最近的一个收购,就是涉及到数据转型,我们能够多快来收集数据,能够管理这些数据,并且计算这些数据,这对于我们的决策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的产品组合,对于德尔福来说,重点就是汽车行业的趋势,尤其是转向移动性的这样一个趋势。
主持人:其中一个问题我想问的就是希望你们传统的一些工厂管理或者说两种工厂的管理,能够实现聚合效应?
杨晓明:我觉得这个过程现在还再继续,我们明年会有更好的动力总成业务的发展,聚合协同,在动力总成方面我们要多考虑到未来的趋势,系统集成对于两家公司来说,会产生很多的机会。包括原来的公司和新兴的公司,我们确实共享着技术基础、系统基础。我们相信这样一种衍生,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对于投资来说,有更加的自主性,决策有更加的自主性,有利于业务的增长。我认为在未来我们仍然有很多机会,这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下面我想问一下毕诺,你刚才提到了很多想法和信息。具体谈论一下中国,在第一季度今年增长了25%,在中国的业务,表现得非常好。表现这么好背后有什么驱动因素呢?你怎么看待你们的业务增长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毕诺:这是非常好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重点是中国的厂商,比如说在过去好多年,我们的表现在中国是非常强劲的。我们的表现比中国的厂商要好7%,中国的OEM我不想提更多的名字。但是显然如今和吉利看到这样的增长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包括长城、广汽增长都非常快,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显然所有的技术,都在驱动着我们发展。同时如果你看到LEG这是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业务增长。
主持人:刚才我问德纳这边是特朗普的问题,你谈到在重庆开新的工厂,或者说是使用一些新技术,为中国市场服务,有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部署新技术的时候,你怎么看这个机遇和挑战?
Bob Pyle: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现在市场越来越成熟,大家都提到了这一点,大家越来越了解这个汽车市场了,你不再能够只是说把新技术推出来,整个世界然后推出到中国,每个人都喜欢,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我觉得不要这么想当然,在我们的情况下来看。我们会驱动技术的创新,然后把技术带来中国,我们有全球的项目,我们和全球的汽车生产厂商进行合作,我们也关注我们的客户,在重庆我们不会看到有什么独特的挑战,重庆新的工厂,我们有很的员工,我们会有新人加入重庆,我们认为现在新的机会是存在的。我们在重庆有很好的机会,我们关注中国的东部沿海的发展和服务。是因为在这里呢,不光是能够推动轻型车的发展,包括在整个欧洲大陆的一些服务,我们都能够提供。因此对我们来说是具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意义的一步,在重庆部署我们的业务。
主持人:杨晓明先生你谈到了产品组合以及流程的改变,听起来都非常好,还谈到了技术的大趋势,在过去五年的情况,在中国已经运营了很多年,并且和供应商都非常好,你如何看待这个供应链的变化?尤其在新时期下,你有什么看法?
杨晓明:首先我们并不认为我们越来越垂直,我们非常依赖我们的二级供应商,我们合作了很多年。我们在重庆也扎根了很多年,谈到了供应链的变化,我觉得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非常积极的,因为我们正在开发供应商,不只是在中国,在整个亚洲我们都在开发供应商群体,打造供应商基础,这几年我们和供应商一起携手努力,我们在全球已经建立了很多客户,不只是在中国,这是其中的一个变化,在供应链方面。因此通过这样的合作,能够加强双方的能力,我不只是说加强德尔福的能力。供应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我们从他们自身也学到的速度、响应,能够快速响应这么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有很多方面的是以前做不到的。那么谈到质量方面和系统这个方面,我确实能够提供,给我们供应商很多学习的东西。可以说我们供应的基础现在越来越强大,有很多供应商,他们在全球都在支持我们。
主持人:我们很多年来看到中国厂商正在发展自己的品牌,有的发展并不好。供应链是由外国公司来主导的?似乎是这样,你有没有一些当地的供应商,已经进入了一级梯队?或者说电动车的自动驾驶,会有什么样的技术主导现象出现。
杨晓明:如果谈到全球车本地化,不管怎么说,关键在于,现在如果能够持续创新投资的话,它就能够持续的取得这个主导权。就能够持续的引领整个行业。具体来讲,中国的供应商,他们能够不断的增长,他们能够在全球享受这个增长的趋势。他们能够吸引人才进行投资进行创新,有些也能够和国际上参与者一起来协助市场。
主持人:中国制造2025有这样一个平行的论坛,汽车行业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新能源汽车,当然是一个重中之重。因为汽车行业毕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中国制造这个概念,根据杨晓明先生刚才讲的内容,如何把中国制造2025这个概念,嵌入到汽车行业发展这个领域当中。
毕诺:当然中国这个制造2025这个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到2025年。关注电气化,讨论到自动驾驶,我们是一些零部件领域,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公司我认为。所有的错不管是进行创新也好,还是加强研发也好,加强技术开发也好。在中国只要这个东西做得好,因为中国体量很大,都能够输出到国外。因此对于客户也好,都是面临着很多的机会,我想很好的创新,就能够得到客户的支持。
主持人:下面我看看听众还有没有问题,我们收集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比较类似的一个问题。所有这些趋势电气化、自动驾驶、你们如何看待你们的角色?
Bob Pyle: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话题,我们看到供应商的商业模式,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自动驾驶这个流程当中,杨晓明也谈到了德尔福的情况,我们是一家传统的供应商,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我们实际上生产了很多变速箱,还有一些控制的技术研发。我们看到对于自动驾驶电气化混合电动车这些意味着风险,对德纳来说,不只是机会也有风险。既使德纳公司已经这么大了,有些我们参与到其中,还有些方面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对机械师来说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在热管理方面,电动汽车的热管理方面,我们也是非常领先的,我们开始销售针对电动汽车的一些传轴系统,我们也会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我们也非常重视合作伙伴关系,也希望能够加速我们自己的研发。
主持人:这里有一个问题,并不是针对任何一个嘉宾,看哪一个嘉宾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请你们分享一下关于立法问题,特别是关于NEV就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一些立法。比如惩罚的一些机制,有没有人愿意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呢?
毕诺:趋势就是电气化,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是如此,这个柴油已经死掉了,特别是在欧洲,在中国大家都希望电动汽车,或者说是汽车量电动的部分,这样对环境的污染就相对少,节约更多的成本,所以我们就朝着这个放心努力。
杨晓明:我也想补充一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长期的问题,很多人都会问立法体系如何实施?我觉得趋势是没有变的,趋势就是电气化,在这样的变革当中,政府发挥什么作用?政府会明确,而且政府也会找到合适的方式。使得电动化系统更加有效。不是说立法帮不帮忙的一个问题。对政府来说他们在寻求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到底是直接补贴?还是采用积分的方式合适?所以呢我觉得关键的就是我们要明确电气化是一个趋势,所以更关键的对我们来说,是创新,也跟上这样的一个趋势。它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吗?我觉得这个市场可能更多受到政府的补贴政策的和激励机制的推动,而且现在中国也有中国制造一些激励机制,地方政府比如说在北京、深圳的一些地方可能有一些限制,所以使得消费者只能购买电动汽车。
Bob Pyle:您说的很对,一些主要的市场,特别是电池驱动这样的一些车辆,确实受到了政府的一些推动,当然对于很多的消费者,他们是发现电动汽车驾驶的乐趣。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驾驶电动汽车。比如在特斯拉就是这样的,那么在美国有很多人,他们知道如果驾驶特斯拉的汽车,有很多驾驶乐趣。人们愿意去购买,当然电动汽车也是一种高端的车辆。而且对于车厂来说,他们也进行了很大的投资。他们在改变电池使这个电池更加具有更多的一个效率,所以我觉得会有更多的人,会发现电动驾驶的一个乐趣。所以会有更多的转向由消费者需要,而不是由政府的激励机制来推动的一个行业。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可能会问,有一些公司,他们的资金来源都是哪里?那么有一些公司,他们可能资金面临短缺的一些问题,对一些传统的合资厂,他们现在开始转向电动汽车。
主持人:杨博士如何看待这样的情景?您认为对于这个市场上,会有哪些变化?或者客户那边会有哪些变化?
杨晓明: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个变革,我们不能说只是针对传统的车辆。比如车辆的所有者,如果车辆共享能够成为一种趋势的话,那么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新的业务模式,这样一些新的业务,实际上他们也在探索一些新的业务模式,不仅仅是产品,作为系统或者是作为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德尔福,我们也会提供市场所需要的这种解决方案。我们不仅仅是为传统的整车厂提供解决方案,我们也会对一些新的客户提供服务。比如像互联网公司,还有数据等等,我们需要去满足新客户的一些需求。我也并不是说传统的整车厂步伐很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现在的整车厂他们是非常清楚这样的变革趋势,他们也按照他们的那种方式,按照他们所擅长的这种方式来努力。但是呢可以说大家都清楚,现在的联网汽车,是一种趋势,以及如何处理这样的一些数据等等,大家都清楚。所以对德尔福来说,我们自己也在经历产品组合的一些转型,我们不仅仅要关注软件,以前大家都觉得我们是一家制造公司,如果看一下我们产品组合,或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测,你会看到软件是我们公司业务来源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也是我们对未来趋势的一种解读。
毕诺:确实有很多一些新的业务模式,但是我们也并不能说,新的一些参与者,像滴滴他们就是一些新的业务模式,传统的整车厂就是那些老的模式。大家可以看一下人们现在可以把车辆作为房子的一种延续。我们也用这个车去工作,有的时候我可能下班之后,或者去吃饭,我可能愿意使用滴滴可能会更方便,而有的时候周末可能会选择共享单车,这样可能更方便。对传统的整车企业来说,他们也在关注一些新模式,也有一些新参与者进来,也是改变了车辆所有方式,我们并不能说是老的模式不好,或者说是新的模式好。
主持人:刚才讲到了电气化,现在中国的整车厂对于这个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在服务方面也是要求越来越高。现在他们是否已经与全球的一些制造商处于同一个水平?他们现在是否已经赶超上来呢?
Bob Pyle:我觉得是一个竞争力问题,对于中国本土的整车厂,我们与他们合作了很多年,我们都知道,他们以前可能需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相应的份额,必须具有竞争力。你的质量必须具有很好的竞争力,还有你的安全性,也是如此。对于零部件厂商他们也面临着很多压力,他们需要更好的技术,更好的质量来满足整车厂的需求这是一种趋势,对于质量高水平的零部件厂商,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一个机会,否则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
主持人:刚才讨论了电气化讨论了自动化驾驶,什么时候它会成为一个主流趋势呢?一个问题电动汽车什么时候会占到中国市场的25%?第二个问题自动驾驶什么时候会占到中国市场10%的份额?
Bob Pyle:肯定会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但是就是时间的问题,我并不建议去做这样的预测,我们都知道电气化的问题,可能回答起来要比较容易一些。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说在近期,比如要在中国达到20%的市场份额,纯粹的电动汽车占到25%的市场份额,大概是2025、2030。自动驾驶还需要再加十年吧。
杨晓明:如果大家看一下这个行业的话,对于那些预测者来说,他们在说到中国市场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敢过多的去预测。他们无法预测中国快速发展的情况,总是低估,对于电动汽车我们应该看一下,它推动的是什么?我们也知道,政府也是发布了一些指南,或者是一些文件,而且有一些目标,到什么时候有多少电动汽车,我觉得2020—2025年会达到20%的一个目标,电动汽车。从政府的文件里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政府有推动,市场确实有这样的需求,比如在北京有这样一些限制电动汽车确实有这样的需求,电动汽车从技术的层面来讲,到2019—2020我觉得技术就已经准备好了,比如新加坡也在尝试,从技术的角度来说,2020年技术应该是准备好了。如果要达到20%的车辆,是完全自动化驾驶,中国达到10%的自动化驾驶,我觉得大概是2025、2030年吧。
主持人:您如何预测呢?
毕诺:中国是有非常明确的目标,2025中国文件提出,到那时候电动汽车的数量要占到20%。关于自动化驾驶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今天我们可以在北京购买自动驾驶汽车,也可以实现自动停车,在市场上有了这样的自动驾驶,但是人们什么时候愿意信任这样的技术,那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有效,需要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合作。这样的一个自动驾驶,已经存在的时间了,我觉得到会有更多的一个传播,刚开始可能用于自动停车方面,在公路上的一些自动驾驶,会逐渐拓展开来。对于将来从重庆驾驶到上海,或者驾驶到北京,采用自动驾驶,可能是更多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对于传统汽车来说,也会更加的节能,更加环保。80%的车辆依然是会基于传统的技术,对于做传统的车辆这种整车来说,他们的机会依然是有的。最后我们要感谢我们讨论嘉宾,另外也要感谢大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够收获更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