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于阿尔及尔召开的临时大会上,成员国达成了减产共识,但此后油价的回升也很有限。在次日开幕的巴黎国际车展上,欧洲车企旗帜鲜明地转向了纯电动汽车。11月4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国际框架《巴黎协定》生效。一场以电池为中心的巨变正拉开帷幕。
“石油生产者们正在遭遇意想不到的技术进步”,英国评级机构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在10月中旬的报告中如此指出。《日本经济新闻》11月17日报道称,近年来,在石油业界提到技术进步的代名词非“页岩油革命”莫属。由此,原油生产早晚将会面临极限的“石油峰值论”渐行渐远。但此次惠誉在报告中提到的技术进步,指的是电池颠覆性的技术革新。惠誉称这将影响石油企业的收益,其余波也将影响到电力及汽车行业。
惠誉对石油行业敲响了警钟,表示纯电动汽车(EV)将增强自身竞争力,石油需求将比预期更早回落。国际能源署(IEA)统计称,全球石油需求的55%来自车辆使用的汽油等交通运输业。惠誉假设了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欧洲连续十年的新车销量中一半为纯电动汽车,那么经过测算欧洲的石油需求将减少25%。
电池的价格也在进一步下降。美国能源部(DOE)表示,2015年每千瓦时电池的价格为268美元。这一价格在此前7年中下降了73%。美国能源部的目标是,在2022年前将价格进一步降低到125美元,使纯电动汽车和汽油车拥有同等竞争力。背景是电池出现量产效果和原材料的改良等技术革新。
电池厂商近年来在欧洲建设工厂的热潮仍将持续。韩国LG化学2017年将在波兰建厂,三星SDI位于匈牙利的工厂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这是其设在欧洲的首个工厂。此举意在取得正在推进转向纯电动汽车的欧洲汽车厂商的订单。
在内燃机领域拥有领先优势的德国的情况具有象征性意义。10月24日,德国戴姆勒举办了第2电池工厂的开工仪式。该工厂将成为戴姆勒预定于2019年推出的纯电动车的主要电池生产基地。这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距离将达到500公里。戴姆勒董事托马斯·韦伯指出,“电池技术不仅仅是对戴姆勒,同时对整个德国也很重要”。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厂商德国博世也通过合并和收购等方式开始进入电池开发领域。博世董事长沃尔克马尔·邓纳尔表示,“电池的续航能力有望翻倍,而其价格则可能减半”。
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输出变动幅度较大,能够储存电力的电池与之非常相配。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2015年全球对电池的投资达到了100亿美元,而“针对连接电池与电力系统的投资仅占其中的0.4%,今后对于连接两者的研究将会正式展开”。
另一方面,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容量增加了1.53亿千瓦,从容量上超过了煤炭的发电容量,同时2015年原油价格降幅也创历史新高。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部门的主管保罗·弗兰克预计,“虽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仅为14%,但是5年后将超过20%”。
汽车的换购周期较长,短期之内石油需求应该不会减少。但欧美大型石油企业的股东要求企业公开气候变化对策对业绩造成的影响的呼声日渐高涨。股东关心的问题不断从石油产量何时会达到峰值转向了石油需求何时会出现减少。
9月28日,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于阿尔及尔召开的临时大会上,成员国达成了减产共识,但此后油价的回升也很有限。在次日开幕的巴黎国际车展上,欧洲车企旗帜鲜明地转向了纯电动汽车。11月4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国际框架《巴黎协定》生效。一场以电池为中心的巨变正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