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许多动漫迷都兴致勃勃地拉着小伙伴去电影院,吸引他们的就是刚上映不久的《寄生兽》。这部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电影,包含了怪兽、吃人等血腥片段,却丝毫不影响它的火热程度。除了演员们高超的演技给《寄生兽》加分外,该影片关于“人和自然应该以何种方式相处”的主题,也让它比一般的恐怖动漫更有内涵,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除了可怕的“寄生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低碳出行的重要性,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选购新能源汽车。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态势良好。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增长3.3倍和3.4倍,远高于同期非新能源车汽车的产销增量。2016年前八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势头不减,形势看上去一片大好。
就在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内却又令人震惊不已的事情:新能源大巴骗补。
之所以说是“意料之内”,是因为自从新能源车市逐步升温以来,骗补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已非个例;之所以说令人震惊不已,是因为这次被曝光的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骗补金额,都大到令人不敢相信。
9月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对新能源车骗补调查结果进行了通报,并曝光了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等5家涉嫌骗取财政补贴的典型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调查及非正式的名单中,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往往成为骗补的重灾区,动辄过亿甚至数十亿元的骗补金额,在令人咂舌的同时,也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高达数十亿的资金是如何像变魔术一般,被这些企业收入囊中的呢?经过总结,小编发现这些企业大多采用“有车无电”、“有牌无车”以及“车辆闲置”这三招骗取补助。
所谓“有车无电”,是指有些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一条简陋的组装线生产出电动车,有的转手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有的则在获得补贴后拆下电池重复利用,多次申请补贴。他们以大量未达到安全技术标准、产品一致性差的电动车,动辄套取上亿元的新能源补贴。
而“有牌无车”是指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等方式,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进而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
比起上述两种行为,“车辆闲置”则显得没那么复杂。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车企将新能源汽车出售给关联企业,提前谋取补贴,但新能源车辆并未实际投入使用;另一种则是车企将新能源汽车大批量卖给终端用户,但终端用户并不使用新能源汽车,只为获取高额补助。
相信在包括小编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看来,这三种骗补方式都谈不上高明,比起眼下日新月异的电信诈骗,这些方式甚至有些“老土”。但正是这些一眼就能看穿的把戏,却做到了瞒天过海。究其原因,“政策性漏洞”不可忽视。
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有专业人士指出,与国外的补贴政策相比,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显得有些粗放,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审核,导致骗补现象丛生,背离了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初衷。
比如,初期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没有严格按照产品参数、质量检验等标准进行区分,只要是“电动汽车”,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均采取一刀切的补贴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不合理的补贴方式,使真正刻苦攻坚、研发创新的企业“吃了亏”,却便宜了不少“钻空子”的车企,有些企业获得的补贴甚至是其年利润的两三倍。还有一些车企自从尝到了投机取巧的甜头后,患上了“补贴依赖症”,研发能力急剧退化,竟从“装病”变成了“真病”。
因此,新能源大巴骗补被曝光后,一方面国家应制定更详细、更明确的新能源补贴标准,对到位的资金要进行跟踪反馈。另一方面,要对违反补贴政策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为企业划明“法律红线”。
当然,即使政策有漏洞,也绝不是这些车企明目张胆骗补的理由。比起中国自主品牌的乘用车,自主品牌大巴起步虽晚,步伐和野心却都不小。然而盲目地追求速度,让中国大巴尤其是新能源大巴,为了销量和利润杀红了眼,却忽视了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做人要厚道”,正如电影《手机》中的这句台词一样,企业只有保证了诚信,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疯狂的骗补之路只会葬送企业的大好前程,脚踏实地、自主研发才能成就真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