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版图基本形成3+3为主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集群区,以长春为中心的东北集群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集群区,以武汉为中心的中三角集群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集群区,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西部集群区。
中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区蓄力已久,拥有东风集团、神龙汽车、上海通用武汉生产基地、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风神、江铃集团、北汽昌河、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广汽长丰等车企,以及新兴刚落户的汉腾汽车、江淮新能源武汉生产基地,依托深厚的工业基础及完整的重工业产业链,凭借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中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整车生产规模优势和实力正在凸显,在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中稳居前三。
中三角乘风崛起
一年前,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首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虽只有全国的3.3%,却是长三角的3倍、珠三角的5倍,仅次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居第四位,人口1.21亿是全国的8.8%,经济总量是全国的8.8%。中三角或将成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汽车产业成为中三角新澎湃点
在中三角,汽车产业早已被确立为赣湘鄂三省的支柱产业。早在2011年,湖南汽车产业就成为湖南装备制造业继工程机械、电工电气后的第三个千亿产业。在2014年,江西汽车产业成为新晋的第九个千亿产业。在湖北首个千亿产业的汽车产业,在2013年就突破3000亿元大关,成为湖北工业道超越的重要贡献力量。在2014年产值就突破2000亿元的湖北汽车工业龙头武汉,坐拥9座乘用车工厂,继上海、长春、广州之后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车都。
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中三角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将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规划》提出,在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方面,要引导武汉、长沙、南昌、襄阳、九江、株洲、湘潭、景德镇等地开展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建立汽车产业联盟,共同研发汽车关键技术和节能、环保、安全新产品,构建配套协作、体系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自主汽车逐鹿中三角
按自主乘用车2015年上牌量同比增幅看,湖北增长59%,仅次于上海的128%,名列全国第二;江西增长54%,仅少于广西1个百分点,名列全国第四;湖南增长48%,名列全国第五。
按自主轿车2015年上牌量同比增幅看,江西增长15%,仅次于上海的128%,名列全国第二;湖南增长9%,仅少于北京不到0.7个百分点,名列全国第四;湖北增长5.7%,仅次于海南,名列全国第六。
按自主SUV 2015年上牌量同比增幅看,湖北增长113%,仅次于上海的181%,名列全国第二;江西增长100%,名列全国第五;湖南增长94%,名列全国第八。
2015年,中三角的自主SUV增幅几乎翻番,但增速排名没有像自主轿车和自主乘用车的增幅排名那样靠前,湖北自主SUV和自主乘用车的增速排名双双夺得全国亚军称号。如果抛开上海一线城市的特殊因素使然,湖北自主汽车的增速在全国数一数二,不容小觑。
按乘用车2015年上牌量看,湖北为721461辆,占4%;湖南+江西为1106942辆,占6.2%;鄂湘赣的市场容量要低于华北、苏皖、西南、华南、华东。
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2015年上牌量,湖北为229673辆,占4.187%;湖南+江西为357762辆,占6.522%;鄂湘赣的市场容量要低于华北、西南,和华南相当。
按自主品牌轿车2015年上牌量看,湖北为64012辆,占2.83%;湖南+江西为138716辆,6.14%;鄂湘赣的市场容量要低于华北、山东、西南,和苏皖、华东相当。
按自主品牌SUV 2015年上牌量看,湖北为135026辆,占5.197%;湖南+江西为184189辆,占7.089%;鄂湘赣的自主SUV市场容量仅次于西南市场(16.242%),略高于苏皖、华南。
得中三角自主SUV市场,则能抢得最大份额和最佳效益。因为这一块细分市场相对较大,鱼较多,12.2%的市场份额要略高于乘用车、自主乘用车、自主轿车、新能源汽车等其他细分市场份额。
中三角追梦新能源汽车制高点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是中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大发展重点之一。早在三年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文,武汉、湖南、江西进入2013-2015年39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地区行列。
从实际推广量看,湖南推广近20000辆,完成率316%;武汉推广10000辆,完成率100%;江西推广超过5000辆,完成率超过100%。
从销量占比看,湖南占5%,湖北占3%,江西占2%。鄂湘赣占比达10%,基本上和本地区自主乘用车的占比相当,高于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量1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广东的17%和上海的15%。
国家明文规定,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外地品牌的占比可衡量当地市场的开放程度。从执行结果看,湖北、天津、河南、上海、云南等省份达到70%,湖南达到34%,江西、安徽、福建等省份则在30%以下。
从鄂湘赣的电动乘用车品牌看,江铃E100前8个月销售5339辆,同比增长275%;江铃E200销售2894辆,而东风E30L销售仅有356辆。暂时的沉寂,不等于明天的落后。从当前的布局和趋势看,湖北、湖南及江西都不甘心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落后状态或中流水平。
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须配套。截至2015年,湖北充电桩有1184个,湖南有924个,江西有910个,分别处于全国31个省市第12、13、14名。
湖南计划到2020年建设充电站415座,充电桩22万个;江西计划到2020年建设198座充电站(包含城市公用、公交、城际、出租、环卫、物流等),10万个充电桩(其中专用88120个,公用11980个)。
武汉计划到明年底投用800个充电桩,形成一公里充电服务圈,与北京0.9公里充电服务范围相当。到2018年,三镇街头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将达到3100个,在公共自行车站点充电桩也可为电动汽车充电,付费无需现金,可采用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支付。
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风起中三角,中国车企正追梦第四极,他们或将在中三角澎湃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