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资讯 » 正文

解析国内车联网市场现状 技术深耕是治愈流量焦虑症的一剂良方

日期:2016-09-14    来源:国际新能源汽车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16
09/14
10: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车联网 车载智能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

近日来,关于各大企业进军车联网方面的消息不断传出,首先是全球最大的CPU处理器公司英特尔,因其独特的“噔,噔噔噔噔”的开机音,甚至有些没有使用过电脑的老年人都知道英特尔处理器的故事。但互联网+的快速变革时代,一招吃天下已成过去,顺应市场推陈出新一刻也不能懈怠。作为计算机硬件的元老,英特尔曾势欲攻破智能手机市场,但苦于发展过晚,一直在追赶前列的步伐,吃力又不讨好。就在这个月,英特尔宣布史上最大裁员计划,裁掉1.2万员工,引起了轩然大波。如今的英特尔选择放弃手机业务,转投车联网市场,这一回力争要做市场的先导者,目前已与宝马、Mobileye等企业合力打造车载智能设备,同时深入研发5G车联网技术,在汽车后市场蓄势待发,凭借其本身多年的处理器研发经验来看,英特尔的市场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而这一边,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华为,在车联网方面的动向更是新闻不断,6月底有消息曝出,华为与启明信息达成车联网平台合作,打造基于车载智能设备的车联网技术服务。仅仅不到一个月,7月10日,华为又曝出与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其车联网建设提供云服务。

同时,有消息称,LG将联手大众集团在未来几年内联手研发新一代汽车平台互联技术。值得关注的是,符合行业的“实时地图”趋势的车辆定位互联服务也正在研发当中。此外,该平台还将向司机提供一个“上下文敏感的通知中心”,可与智能手机连接,这一点我们也从现有的汽车平台如Android Auto和苹果的CarPlay上可以看到。

可见各个领域,和信息通讯技术硬软件领域沾边的、不沾边的,有优势的、没优势的都纷纷举着“构建车联网平台”的大旗,跻身汽车后市场提供智能服务,争相竞速企图领跑车联网行业。

国内车联网技术落后引车联网用户过度依赖洋货

然而当前国内车联网技术不成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首先,车联网在用途上,大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娱乐导航等功能替代。如今汽车播放音频使用乐用卡带、CD、U盘下载。有车联网之后,可以在线听音乐。这就是娱乐替代,类似还有对车辆本身搭载GPRS系统的实时联网地图导航,替代掉SD卡上的地图导航。

第二个层次是车联网附带生态与O2O。这个层次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向下,接入行车电脑,获取更多的车辆信息以便于后续服务,譬如检测你的油量信息,告诉你还有多少公里需要加油,顺便提供位置合适的加油站促成消费。另外一方面,则是提供足够的地图POI信息点,甚至可以直接完成O2O的消费。这不仅仅是车联网的问题,还是O2O的消费入口。

车联网的第三个层次则要更高一些,那就是无人驾驶替代掉现有车机,做终极入口。无人驾驶的核心是处理器判断,这个处理器的软硬件有高度的人工智能,一旦无人驾驶功能实现,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均会被替代。

当前国内对车联网的应用大多停留在第一个层次,有少数企业已经攻破第二层次驻守,但第三层次无人驾驶端的技术实现,目前尚停留在国外企业。尤其在辅助驾驶系统这一领域,纵观国内各大企业,仍处于技术空白期。有人笑称国内车联网其实是“车联网多媒体系统”,只具备车况实时监测、车辆入侵警报、车友互联、云导航以及云端多媒体五大功能。更有甚者毫不客气地说,所有以便捷性和娱乐性为诉求的“中国车联网”的功能诉求,只要在车辆OBD接口上加装一套信息读取辅助系统,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

而汽车作为未来最大的移动终端,引领车联网这一崭新的市场空间,车载智能终端技术若始终无法在本土实现技术落地,就预示着未来中国仍不能保护本土汽车企业的良性发展,将被持续输入过多的洋货血液。

流量焦虑症从何而来又如何让其远去

与此同时,车联网用户也迸发了流量焦虑症。智能手机带着4G联网技术一起走出市场的开端,流量使用额度单月从过去的10M一跃100倍变成了1G,通信服务商不得不举着“加量不加价”的大旗配合市场赔本赚吆喝。转眼间不到4年的时间,高涨的流量使用额度及略有调高的流量支付费用,已慢慢开始被普罗大众接受。而车载智能系统将全面打通5G联网技术落地的同时,势必会再度激增通信数据流量。这一次,似乎依旧仰仗通信服务商的资本大旗或许是不再可能,有部分汽车企业对搭载车联网平台的车辆进行了流量补贴,宣称首年流量赠送,甚至多年流量赠送。可是以免费的噱头抢占终端入口这一营销模式,是否能让用户对这一增加行车好感度的系统产生依赖,在免费期过了以后坚持续费并持续使用车联网设备,仍需要大量的市场调研。当前现状来看,部分企业采用出厂标配、免费赠送的方式迅速累计了部分车联网用户,但用户粘性不高,续费率非常低。最初一年或一段时间汽车企业承担流量费用,之后无法向用户收费,企业也不可能继续承担通讯成本,因为免费期之后,由于通讯中断,导致用户大面积脱网。

但如果在用户使用期内迅速提升车联网产品系统性能,使得内容更丰富、服务质量更好、行车更安全、操作更便捷、驾乘更舒适的话,消费者定会顺应车联网这一柔性需求,像现今智能手机实在是太好玩了,所以即使流量包消耗又快价格又贵但依旧挡不住消费一样,到那时,汽车用户的流量焦虑症将彻底自愈。

前装市场全靠捆绑销售后装市场关键领域难量化

关于当前车联网市场,主要分为前装与后装。前装市场目前的佼佼者当属安吉星,小编三年前在购买别克汽车时,就已经体验过“早熟”的安吉星的高端技术,那时候车联网在国内市场几乎无人知晓,最多的是称为依附于“全球定位系统(GPRS)”的车载导航。当时的安吉星已经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并搭载领航、公路急救等服务。但那时候的人机对话还只是简陋到“请拨打电话”,然后联机接通人工客服,人工在线对接用户需求,并需要按月缴纳一定的服务费用。基本上属于一个4S店高端体验机,真正的用户接受度几乎为零。如今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安吉星在国内的用户人数已突破50万大关,已累计为中国车主提供了超过2200万次的导航服务。但车联网前装依附于整车捆绑销售,用户真实使用频率甚至会为车载智能系统续命多久,都不太能够成为验证市场强度的依据。

后装市场当前最被追捧的应该是智能后视镜,其搭载行车记录仪+声控+联网三为一体,这一车联网产品,可以获取车主的主动驾驶行为,及周边车辆的被动驾驶行为。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认可这一实时监控设备,同时也引来了保险行业的介入。设备记录的实时影像,有利于精准的保险定价,同时保险公司也可通过位置服务加快勘察理赔的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这也算是车联网发展中的“顺手牵羊”。智能汽车后装市场的发展,依照相关行业预测,本应朝着为车主提供更多保障安全的车载智能系统方向发展,但由于前面提到的国内车联网技术的不成熟,使得辅助驾驶系统无法落地,车联网所提供的安全方面的智能系统,例如:碰撞报警、安全气囊弹出报警、紧急救援等很难量化。

总结: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互联网+的时代激增了用户对万物智能的需求度,汽车变成最大的移动终端搭载车联网平台也势不可挡。但由于技术能力、商业模式等瓶颈的存在,国内车联网目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抢滩进入车联网行业的企业而言,大多没有深刻理解车联网行业,一旦进入便开始千篇一律的复制,一有新的创意,不做调研,不深耕技术,便拔苗助长、大干快上,导致了太多车联网产品生命线过短,甚至令用户产生了“车联网是快消品”的消费排斥心理。

希望当下进驻车联网行业的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开发出一条成熟的车联网商业模式,并深耕车联网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使得国字号车联网技术早日盘踞国内市场。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