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车联网技术 » 正文

未来已在路上:车联网基础设施规模初现

日期:2016-09-05    来源:凤凰商业

国际充换电网

2016
09/05
16: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车联网平台 自动驾驶技术 车载智能系统

车联网,是中国少数不多的几乎被所有投资机构看好但是始终未能落地的行业。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车联网是之后每一台汽车走向数字化的重要一步。虽然从市场声量上看没有一家品牌能够能通过车联网让中国的让汽车进入智能时代,但是在市场深水区已经有很多车联网品牌在着手搭建车联网的基础。

最近几年热衷于车联网公司不在少数,安吉星作为通用的旗下的前装智能系统已经打通了通用旗下各款汽车。由于车联网是从端到云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由于车联网中汽车智能化的部分是由车厂主导,然而目前汽车集成式的供应链形态决定其封闭性,很难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业务模式,造成平台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割裂,信息无法共享,导致业务和应用开发成本较高,业务创新和研发速度缓慢,所以,对于开发者来说其开发应用和服务的积极性也相应降低。因此整车厂商对于车载信息终端的把控是整个车联网市场迅速发展的阻碍因素。

这就给后装市场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以翼卡为代表的后装品牌早就已经开始了对车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现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我们以翼卡为原型来拨开现阶段中国车联网的现状。

基础设施之一:流量

移动互联网的进步让车联网有了真正的血液,流量已经成为企业切入车联网市场的关键点,也是汽车是否能够联网的基础设施。通过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增长率提升自己的议价能力与通讯三大运营商达成默契的合作,从而让车主享受红利。这也是翼卡等很多后装车联网公司搭建车联网基础设施所需要走的必经之路。

以翼卡为例,300万的用户存量和每月20万+的高速用户增长为翼卡奠定行业地位和向联通的议价基础,而联通也非常乐于出现用户存量达百万级的流量分发商,所以翼卡和联通的合作渐入佳境,形成了紧密的依存关系。

基础设施之二:硬件

车联网硬件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在繁述的话题,后视镜和和车载各种智能设备已经成为车主的刚需,无论是需求和硬件供应都已经成熟。从国外品牌到国内品牌,从线上到各个线下代理商,规模化和产业化已经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仅生产智能后视镜的厂商就有200家以上。而翼卡几乎已经完成了对90%以上的厂家签约合作。由此可见,车联网公司正在跳出自己生产硬件的模式并逐渐完成了对于硬件的产业级别整合。

基础设施之三:服务平台搭建

服务平台搭建是资源和服务整合的基础。这个平台的搭建同样需要大量的用户积累,才能对资源合作方产生“入口级”吸引。因为当汽车正式成为一个消费场景和服务的使用场景,首先出现的是平台级的竞争,几乎所有的中国大公司包括BAT都对能形成这个入口级平台虎视眈眈。其次,平台稳定之后大量的应用和资源将展开更为焦灼的应用级竞争。那么谁能成功地搭建起这个平台或平台之一将是未来车联网公司是否能成功扮演服务分发角色的关键。

车联网前瞻

当车联网的基础设施搭建完毕时,我们不妨就可以设想一下车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前瞻之一:多传感大数据

车联网的本质就是物联网,而车与车的互联将是未来车联网的技术方向。通过车的传感器从而达到规避事故和操作失误,并收集驾驶数据产生价值几乎是所有车联网品牌发展方向。而驾驶数据更是一座挖掘不完的金矿。

前瞻之二:云端同步

如果你把车规划成一个互联网入口,那么这个入口就必须和其他的入口互通互联。从手机到pc,从生活服务到事项提醒再到休闲娱乐,当汽车在云端和用户其他的计算平台相连,汽车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提升车主的出行效率,它将彻底使汽车成为新的移动计算平台并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前瞻之三:泛娱乐入口

有屏幕的地方就能成为泛娱乐入口,而随着人们在车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汽车场景已经成为所有大公司抢占的娱乐入口。

伴随内容经济的爆发,使得汽车称为新的内容场景载体,而这个场景一定是以听觉和语音交互为中心的特殊场景。在我们可以遇见的未来,车联网也将成为新新的内容分发平台。为车主提供内容和咨询服务。

而以上的这几个目标只能由一个或者是几个真正了解用户并已经形成用户规模的平台商去完成,我们也乐见更多翼卡级别的车联网企业出现,当市场形成规模,真正受益的将会是消费者。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