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与社科文献出版社等机构共同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将增长近3倍,达到145万辆。然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车桩比不足10:1,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电动汽车发展势不可当
在相关政策引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技术水平等取得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49.7万辆,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市场,乘用车包括私人家庭、单位和出租租赁等,商用车包括公共交通、市政环卫以及物流等。其中用于公共领域的比例为65%,用于私人领域的占比约1/3,主要来自上海、北京、深圳等汽车限购城市。
据介绍,今年是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开启之年,蓝皮书综合对技术趋势、国家政策以及充电环境判断,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将增长近3倍,达到145万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80万辆,公共交通、专用车、汽车租赁和公务用车等购买达6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领域外,公务用车市场也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要提高到50%以上。
充电桩跟不上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
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接近50万辆。然而,我国累计建成公共充换电站仅有3600座,充电桩4.9万个,远远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公共充电需求。不仅如此,现有新能源充换电站数量与“2020年前,我国计划新建超过1万座大型充电站和近50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吴志新表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车桩比不足10:1,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充足的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使用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条件。
针对目前市面上充电站品牌多、站点散、充电桩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整合传统充电桩运营商资源,可以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跨平台多元化的充电桩信息。
经过调查分析,报告对于新能源充电服务网络的建设提出建议,即每个投资建设单位建立自己的充电APP,并自己设定服务模式和收费模式,各个APP之间互通数据。每一个运营商建立自己的信息体系,确保消费者通过提供的信息可以找到合适的充电桩。同时,成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并统一服务模式以及支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