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11万辆,其中电动物流车产量达2768辆,占比仅为3%。与去年同期相比,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实现同比增长1.2倍,而电动物流车产量同比增长达1.1倍。无疑,电动物流车慢慢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被人们所接纳。
传统物流车pk电动物流车
1. 购车对比:
可获得中央和地方两级补贴,即:按照电池容量每度电补助1800元。比如某品牌新能源物流车原价22万元,补贴后车价6-7万元,与燃油物流车相比每辆高出1万元左右。
普通燃油物流车购车5-6万。
2,使用成本比较:
按照普通燃油物流车购车5万,15万公里的燃油钱9万元,维修费1.5万元,跑到15万公里,合计成本15.5万元;
比如某品牌新能源物流车购车6万元,15万公里的电费约2万元,维修费基本没有,合计8万元;
3, 燃料维护成本:
以最保守的估计充一次电续航100Km,需要15度电能,以用电0.6元每度计算,百公里的能量消耗费用为9元钱。每公里的能源消耗费用为0.1元。我们以同等型号座位的燃油车型为例,该类型1.2排量的面包车百公里的油耗至少为9升,按照现行油价93号汽油价6.75元每升,百公里的能源消耗费用至少为60.75元,每公里的能源消耗费用为0.61元。
按照每台车每天行驶里程在150公里为例:
纯电动车一年所需费用为:150*0.1*30*12*5=27000元;
同等配置的燃油车一年费用:150*0.61*30*12*5=164700元;
一年5台车节省燃油费用为:164700-27000=137000元;
电动物流车主流车型 LCC 均低于燃油对比车型
电动物流车逐渐占领市场
大家都知道随着电商的崛起,电商一年近140亿件的快递包裹量让城市物流车数量激增,这给原本就困难重重的城市物流带来更大的负担。而环保这一块就足够让全国各地不忍重负,来自北京环保局等部门的数据显示,一辆重型货车污染排放相当于100辆京排放标准的小轿车。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七成,颗粒物超过九成。此外,购置投入大、用车成本高、司机雇佣难、高峰运力差、舒适性差等传统燃油物流车的诸多诟病也给了纯电动物流车“可乘之机”。同时,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纷纷将物流车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新战场,使得纯电动物流车的数量激增。而传统物流车已慢慢隐身退出市场。
[pagebreak]国家政策为电动物流车开辟一条宽阔大道
电动汽车资源网小编为大家整理这两年全国各地的物流好政策:
北京市全力推进末端物流电动化,着力打造绿色末端物流配送体系,在邮政快递、电子商务末端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电动物流车。
重庆市亦提出,市财政将对该市推广应用的新能源物流车按照国家补贴标准1∶1给予补贴;此外,从事邮政、快递运输行业的新能源车辆优先核发相应货车通行证。
天津:除公交以外其他领域购置新能源汽车由市和相关区县财政按照与中央财政补贴1∶1的比例给予补贴。
海南:环卫车、邮政车、城市物流车、机场用车、景区旅游用车每年新增和更换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应不低于50%。环卫车、邮政车、城市物流车、机场用车、景区旅游用车每年新增和更换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应不低于50%。
除此之外,江苏、福建、山东临沂、西安、武汉、河南、苏州等省市也对纯电动物流车的推广数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小编了解,上海、天津等城市率先对新能源物流车开放路权。在上海,从2016年1月1日起,新能源物流车就可以拥有市区通行权,也可以继续免费上沪牌,但是初期计划是3000辆。
在天津,从2016年1月1日起,也开放了24小时的路权,但是必须是纯电动轻型、微型厢式运货机动车以及纯电动轻型、微型封闭式货运机动车的本市核发的号牌。踏权内容为1.不受外环以内道路每日7时至22时货运机动车限行措施限制。2.不受外环线上每日7时至19时货运机动车限行措施限制。
在宁波,示范推广期间,纯电动物流快递车有24小时的路权,可以免费上牌,而且市区行驶不限单双号。
在大连,针对物流和环卫车辆,增量物流车100%需要电动。踏权内容为1.新增或更新小型车必须使用新能源汽车。2.新增或更新大型车尽可能选用新能源汽车。
上海、天津等城市率先对新能源物流车开放路权,有利于提高企业配送车辆装载率与配送时效,进而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增加企业收益。预计地方政府对电动物流车辆的路权限制将会有一定松动,后续有望进一步出台充电补贴、停车费优惠减免等多种支持政策,降低企业电动物流车运营成本。
据分析,2017年我国电动物流车市场或将达到15-20万辆,2020年销量有望攀升至50万辆。并且未来五年国内电动物流车产销量的年复合增速有望超50%,增量规模达百万辆,如果以每辆均价20万元计,对应直接市场规模超2千亿元。目前来看,我们电动物流车的市场宽阔,但是如果深究,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车企若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反而盲目跟风,便会导致产能过剩,不但质量无法提高,未来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也难以达到。因此,在市场即将爆发之际,各大车企应协同发展,在运营模式、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及提高,这样才能在产业浪潮中站稳脚跟,才能让电动物流车顺利的迎接蜜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