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电动车电池 » 正文

动力电池新国标新发展 产业格局或将改变

日期:2016-05-30    来源:OFweek新能源汽车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16
05/30
10: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动力电池技术 电动车电池

随着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电动汽车由于其绿色环保的优势,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并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即使受到“骗补风波”的影响,在2016年1-3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分别增长了1.1倍和1倍。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部件,动力电池在此背景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的总产值在400亿人民币左右,其中电芯市场的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2016年包含pack业务的动力电池市场产值将有可能达到700亿左右。数据如此喜人,动力电池产业是否即将迎来“美好时代”?

风波激起:动力电池安全路线之争

当前比较主流的电池包括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但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在这几类电池中最高,比容量高,所以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是锂离子电池。

今年1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但《目录》中并未包含三元系电动商用客车。这意味着,三元系电动商用客车将无法享受政府补贴以及免购置税(10%)的优惠政策。而在相隔十天后的1月24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2016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虽然这项决定已经过去了四个月之久,但业内的议论还余波未息。

工信部明确表示,三元锂电池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是未来锂电池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在这个领域我国起步晚,用于客车的安全性开发和验证还不够,工信部正在考虑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技术门槛,组织开展对三元锂电池客车等车型在现行安全标准体系下的风险评估。在评估完成前,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电动汽车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话题和难点。由于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有个过程,初期难免抱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任何一次有关电动汽车的安全事故,都会导致公众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疑虑进一步加深,从而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而早在此之前,相关专家就已经提出对三元锂电池大量应用于商用车上的担忧,所以相关部委关于“暂停”的决定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但是对于相关厂商,尤其是那些已经开始向商用车供货的三元锂电池生产厂商而言,绝对是一声“惊雷”。而在“暂停令”的背后,中国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商业利益之争正愈演愈烈。

行业整改:动力电池新国标出台

在三元电池被“暂停”四个月后的现在,国家将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进行重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动力电池。据悉,整车所配装的电池没有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都不予以通过。那么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录要由电池来决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电池的安全性不容忽视。此前,国家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推广目录,也是基于电池安全性等方面的考量。而此次因为电池问题,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面临重审,一定程度上也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进过程受到影响。

目前,工信部已公示三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共有25家企业上榜。而自今年1月起公布的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涵盖了1022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尽管没有一一查证,但其中电池供应商应该不仅仅来自25家符合目录的电池企业。加之此前已发生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我们有理由质疑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安全性。重审,从这一角度出发确有必要。

[pagebreak]

在时间上,新国标并未“一刀切”,将以2017年7月1日列为新国标正式执行的分界线,而已进入目录的企业赢得了一年的缓冲期。“自2016年7月1日起,新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变更扩展产品均应符合本规则《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的要求;自2017年7月1日起,所有在产产品均应符合本规则相关标准的要求。”

现在不少车企已经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多位新能源汽车企业高层对记者表示,因不知道装配的电池是否进入新目录,因而不敢放手开展新能源汽车销售。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多依靠补贴,从卖掉整车到消费者拿到国家补贴、地方补贴至少要几个月。如果在这几个月中,新政明确规定所装配电池不达标,那么消费者将因无法拿到补贴而产生退车等一系列纠纷。江淮汽车高层倾向于选择已入围的动力电池企业,“已列入公告的单体企业,6月底前重新检测,如果通过,将意味着这一年可以放行。”

政策解读:新国标将惠及国内优势企业

一直以来,业界一直痛心于传统汽车领域的自主品牌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弯道超车”。但如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仅动力电池方面,我国与日韩至少出现了5年的技术差距。除了技术上的差距,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还存在无序竞争、结构性过剩、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动力电池价格却不断下探等问题,一些资质不全或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混杂其中,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处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动力电池生产规则迎来了新规定,新国标的设定将影响不达标的电池企业及搭载这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业内人士分析,新规则或将改变竞争格局,此前占较大市场份额的三星、LG等海外动力电池巨头将失去部分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产动力电池企业将从中受益。

对于新国标的发布,业内人士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随着行业的发展,老的标准不能适应新的技术发展,不断进行政策调整是正常现象。由于政策的支持,这几年有很多企业进入了电池行业,但是电池产业是一个需要经验沉淀和积累的行业,技术开发的积累、产品安全性的积累,并不是砸了钱就能做好产品。目前,电池行业良莠不齐,新国标的要求,就是把行业朝正确的方向引导,有了好的指引性方向,即使一些企业现在没达到标准,以后慢慢调整也会达到。

另一方面,从执行的时间上看也并不匆忙,从电池新国标咨询稿的发布,到定稿、发布,再到真正执行,时间上给了大半年的时间。对于产品、技术积累不是很深的企业,要调整技术以符合新国标可能比较匆忙,对于积累较深的企业,现在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操作起来相对简单。

此外,新国标或将减缓外资动力电池品牌在华的发展步伐。业内人士指出,外资电池品牌如想进入目录,既要满足产品技术指标,还要满足在中国建合资工厂等要求。但这将涉及大量的审批工作,周期较长。整车企业考虑到推出产品的节奏将受影响,将可能降低对外资动力电池的需求。江淮汽车高层表示,“新国标有利于国内电池企业。”

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管是什么行业,要实现发展壮大,就必定要经历重重困难。我们相信,经过此次动力电池的规范,行业将实现健康有序地发展。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