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相继出台了多种政策措施扶持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随着各级政府对充电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充电设施市场即将迎来大爆发时期。”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浙江爱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洁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随着“互联网+”概念与充电设施产业深度融合,在充电桩市场需求放量后,产业价值链核心将逐步从硬件制造向充电桩运营转移,充电桩将能扮演能源互联网架构中的变现端口和流量入口的角色。
充电设施市场将迎来爆发期“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已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充电设施的建设,关系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亚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希望通过参加本次上海充电设备展,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公司的技术和产品,期待与各界开展更多合作。”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已经形成了发展合力,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广扶持政策极大提振了产业界的信心,有效推进了电池、电机、电控产品技术的提升,市场环境的培育,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对此,有专家向业界提出建议,要把充电设施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适度超前建设,促进推广应用和研发生产实现良性互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当前,充电桩产业正在从量变到质变,将在产业的兴起中发挥主导作用。
今年3月,由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要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以充电桩均价2万元/个、充电站200万元/座计算,国内充电市场将形成一个新的千亿元级市场。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委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配合国家政策,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同时完善充电设施。同时,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及相关补贴政策在今年推出的可能性较大。在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下,充电设施产业有望实现快速扩张。
“随着充电设施政策支持和居民环保意识的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高,曾经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充电难’问题,也将随着全国各地建成充电网络而解决,充电设施行业发展现状及势头引人注目。”刘洁对我国未来充电设施市场充满了信心。
用互联网思维布局整个产业链
今年以来,能源互联网在充电设施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众多涉足能源互联网的充电设备巨头备受资本市场热捧。有迹象表明,能源互联网正在改变充电设备制造业格局,这种微妙的变化可以从参加本届展会的企业中窥得一二。
为争夺能源互联网的入口,充电设施企业纷纷加码智能充电设备制造。在充电设备企业中,国电南瑞、许继电气、万马股份、科陆电子、中恒电气、科华恒盛等已率先把能源互联网引入充电设施领域。
万马新能源事业群旗下的设备制造公司万马新能源,以及智能充电网络运营公司爱充网携多款新产品参加了本次展会,主推智能充电桩和智能充电云平台管家服务。万马新能源还推出了爱充APP产品,该APP可实现对充电桩的手机查询与导航、远程预约、扫码充电、无卡支付等功能。
“如果电动汽车车主发现电量不足需充电时,打开手机中的爱充网,点击充电桩查找,软件搜索附近可用的充电桩,并且能显示哪个充电桩闲置,哪个充电桩正在充电。”浙江爱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测试经理吴昊在展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车主点击了其中一个充电桩,页面上就会弹出该充电桩的详细资料,通过软件成功预约充电桩,软件会自动设定好导航路线。充电结束后提醒车主充电已完成,可以选择刷卡付费或者支付宝付费。
“我们充电设备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智能化,不仅是提供充电的设备,更多应该看作是一个智能终端,产品内部设计了很多跟手机、地锁、车、用户联系的软硬件功能。”刘洁说,在传统的充电桩设备制造之外,结合“互联网+”的充电桩运营或成为行业未来的主要盈利点。
实际上,万马股份早在去年就已投资1亿元设立“爱充网”试水充电桩运营。今年万马股份更是意欲构建全国范围“互联网+充电设备”服务市场。8月18日,该公司再发公告称,拟以不低于35.71元/股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定增发行不超过36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2.58亿元,其中9.6亿元投向I-ChargeNet智能充电网络建设项目。
据了解,I-ChargeNet项目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杭州、宁波、湖州等地完成23000个充电桩建设,充分嫁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初步形成覆盖杭州、宁波、湖州等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向周边其他省市推广,实现公司新能源事业从设备生产到智能充电网络平台运维的行业生态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