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能源将出现供需矛盾,汽车使用成本将越来越高。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5亿辆,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2亿辆。2001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中国机动车燃油消耗量约占全国总油耗:2000年33.8%,2006年46%。预计到2020年,机动车燃料需求将占到当年石油总消费的59%。2007年上半年,我国的石油消耗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4%,达到1.74亿吨,其中进口量占总需求的47.3%,比去年攀升4.4%。2008年 1月2日,国际原油每桶期货价格超过100美元。
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大天然气使用,改变能源结构。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分别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2007年6月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
国家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商品化。2007年8月28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说:“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客车、轿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将展现在奥运场馆。” 2007年11月1日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已颁布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20项,混合动力汽车国家标准6项,混合动力汽车测试方法、试验规程2项,动力电池行业标准3项。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动向。国外乘用车陆续在市场推进混合动力车,丰田目前累计产量超过百万辆。通用汽车公司全面开展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生物燃料、柴油机、天然气等新型汽车的研发,福特汽车公司全面开展混合动力、充电式混合动力、E85乙醇灵活燃料、清洁柴油、氢气内燃机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欧洲汽车公司选择性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主攻柴油机、生物燃料、氢燃料市场化工作,日本汽车公司在积极开展和推进各种新能源汽车研究和市场化工作,其混合动力汽车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乘用车混合动力开发也陆续准备量产。从技术上来说,代用燃料技术,CNG和LPG进入应用阶段,氢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生物燃料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特别是醇类燃料,灵活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将是一项很重要的方向;混合动力技术,国外公司都陆续推出量产车型;纯电动技术,也在不断取得进步,现阶段区域运营是可行的方案,而且在重量相对较轻的车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