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要闻 » 正文

陇原“风”“光”好新能源成就“陆上三峡”

日期:2012-11-14    来源:中国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充换电网

2012
11/14
13: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新能源

  国际能源网讯:河西民谚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初冬时节正是河西走廊风起的时节,这里年平均风速高达8.3米/秒,每天都在刮着四五级的大风,让人们苦不堪言。然而,曾经的风害如今却是宝贵的资源。记者从省电力公司日前召开的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甘肃风电装机容量570.16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20%,位列全国第三。不仅如此,太阳能光伏电站在我省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1-9月份,我省风电、太阳能并网发电量72.7098亿千瓦时,“风”“光”共济,全省清洁能源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我省是风能资源大省,据测算,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五。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地区是季风的源头,年平均有效风功率在每平方米150瓦以上、有效风速时数6000多小时,风机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可达2300小时。我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集中,适宜进行大规模集中开发。近年来,甘肃省内风电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并网风电场42座,共有风机3990台,装机规模达570.16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20.12%,同比增加34.18%;并网光伏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28.5万千瓦。根据《甘肃省“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预计到2015年底,甘肃省风电装机将达到17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600万千瓦以上。

  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支持全省清洁能源发展,在网源规划设计、运行控制、调度管理、技术标准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标准从无到有,技术水平从跟进到领先,运行控制能力从弱到强,风电并网的困难和问题逐步解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依靠大电网,1-8月,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网发电达59.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5%,有力地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安全、有序发展。

  风电、光电渐成主力

  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集中,适宜进行大规模集中开发。根据《国家气象局2010年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全省50米高度风能资源三级以上面积4.7万平方公里,潜在开发容量2.1亿千瓦,可装机820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部分山口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9%.同时,河西地区日照时间长、强度高,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800至6400兆焦/平方米之间,日照时数在2800至3300小时之间,且当地有大面积未利用的戈壁,具备开发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的良好条件。

  国家能源局、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甘肃省风电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2008年,酒泉风电基地成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向来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开发基地,风电、太阳能资源丰富。按照相关规划,到2015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127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工程装机容量的2/3;到2020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2000万千瓦,成为名符其实的“风电三峡”。

  2012年,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下,开展了750千伏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工程甘肃段建设,将为酒泉风电基地二期工程及其他新能源项目的送出及消纳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投资27.45亿元建设750千伏兰州东-天水-宝鸡输变电工程,进一步提高跨区跨省送出富余新能源电力的能力。

  目前,全省核准在建风电容量约160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容量约1010万千瓦(含酒泉二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预计到2012年底,全省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16.39万千瓦(其中酒泉地区557.96万千瓦),发电量可达100亿千瓦时;预计到“十二五”末,甘肃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00万千瓦。预计年内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超过水电,成为甘肃电网的第二大电源。

  科学调度确保有序发展

  甘肃地理东西狭长,东西长约1700多公里。酒泉风电基地处于甘肃省最西段,远离东部的负荷中心,需远距离输送。风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使得精确预测风电难度非常大,在进行有功控制时,难以像火电、水电等其他常规电源一样按照电网调度指定的出力下运行。同时由于风电、水电的季节性特点,不同季节间水、火、风电存在冲突,电网潮流变化复杂。因此,仅仅依靠常规的人工调度,既要考虑尽可能多发、多送风电,又要确保电网安全,难度较大。

  为了应对人工调度可能引发的电网安全风险以及尽可能有效利用风电资源,甘肃公司组织研发了酒泉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网潮流以及风电场的实时出力,计算当前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按照公平、合理、优化的原则,分配、控制各风电场的出力,实现充分利用风能和电网通道资源,使地区风电总体出力最大化。据统计,该系统投运以后,酒泉地区各风电场发电能力平均提高10%以上。据相关人士介绍,该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属于全国首创,国际领先的水平。

  技术升级提供坚强保障

  由于受地区负荷分布、网架结构以及风电的间歇性、随机性等条件的限制,科学优化调度只能在有限范围发挥作用。而风电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弃风、引发电力系统事故等问题。因此,加强风电技术研发力度,推动风电技术升级是各界在风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识。

  为应对风电大规模脱网事故,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开展了风电实时监测与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开发,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测风塔监测的风能数据、风电基地所有风机运行数据等,实现对风电的预测。此外,该系统还采用了多套数值天气预报数据源,并进行综合利用分析,成为国内第一个覆盖全省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预报系统,能够实现0-72小时风电短期预测和0-4小时风电超短期预测,为调度决策提供较准确的决策依据。相比较单套天气预报数据源,该系统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实现了对调度运行的有效支撑。

  同时,针对风电波动性、随机性特点,为实现“三公”调度,公司还开发了大规模集群风电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风电的闭环控制、实时智能调度及风火协调控制,充分利用河西750千伏电网主通道的输送能力,大大提高了河西风电的综合利用效率。系统投运后,甘肃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管的风电场发电量增发率达到8%以上,上半年,增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

  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支撑为适应风电发展速度,支撑服务风电健康发

  展,甘肃电网充分整合内部资源,不断推进风电技术的研发。为了努力构建智能友好的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应对新能源波动性、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对电网安全稳定带来的影响,甘肃电网适时开展风电实时监测与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开发,通过0-72小时风电短期预测和0-4小时风电超短期预测,实现风电在线优化调度,有效缓解了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送出矛盾。目前该系统已实现酒泉风电基地40座风电场(580万千瓦)的短期及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并具备满足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扩展要求的能力。超短期预测均方根误差小于10%,合格率大于90%;系统可用率大于99%。开发并建成我国首个750千伏可控高抗,大大提高了河西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超前谋划电力电量消纳渠道

  目前,全省各地积极争取资源转换,核准在建的风电、光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79.96万千瓦,取得“路条”的风电、光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046.9万千瓦,全省已建成、在建及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光电总装机将达到约1800万千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酒泉地区用电负荷较小,且远离负荷中心,风电电力电量主要通过超高压电网远距离输送到兰州和东部负荷中心消纳,无法满足如此大规模新能源送出与消纳的要求,必须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才能实现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远距离输送。

  为此甘肃电网在开展风电发展规划的同时,同步开展用电负荷发展规划,通过引导用电负荷发展,实现部分风电的就近消纳,缓解风电外送的压力。全力拓展省外市场,争取外送份额,在满足东部发达地区清洁能源需求的同时,消纳省内富余电量。积极呼吁产业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实现新能源电力电量在全国范围内消纳,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消纳瓶颈。开展新能源消纳系列课题研究,通过对电价和用电客户特性的分析,研究制定与甘肃省情网情相符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不断提高甘肃电网接纳、消纳、送出新能源的能力,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地保障。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