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或将再度延期
曾经“铁定”将在7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或将再度延期。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可能将推迟到今年年底发布。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近日已正式报至国务院,目前正等待国务院审批,不出意外,这一产业规划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 ”
7月初,工信部官方网站公布信息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审批。
根据业界此前曝光的 《规划》内容,提到政府财政将投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500亿元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200亿元用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
不过,国家部委相关人士却称《规划》不会在7月份出台,工信部相关人士也否认了千亿元政府资金补贴。知情人士进一步称,“此前曝光的《规划》中提到的部分目标与实际相近,但是千亿补贴数字及其明确流向并不准确。 ”
市场:纯电动汽车无人问津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频频爽约,一边是私人消费补贴试点的不尽理想,这似乎暗喻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 “成长烦恼”。事实上,自2009年开始,我国就开始推进新能源车,财政部先后规定了对纯电动车的补助,并不断增加试点城市,但是效果极不理想。经过5个城市的一年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国内保有量依旧只有1万余辆,其中私人购买仅百余辆,与规划数字相去甚远
去年6月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最高补贴达6万元。此举拉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的大幕。
转眼一年已至,尝鲜购买电动车的车主、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的地方政府、排兵布局抢滩市场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蓝图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同任何新鲜事物一样,“蹒跚学步”中的新能源汽车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据记者掌握的数据,上海、杭州、深圳等3个城市私人消费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尚不足100辆。
嘉定国际汽车城相关人士表示,今年4月6日,上海市第一批纯电动汽车私家车主共计8人在嘉定车管所顺利为自己的纯电动汽车挂上沪牌。而据杭州市方面透露,目前杭州全市仅有25人购买了纯电动汽车。最早进行新能源汽车试验的深圳,私人购买的数量大约在50辆左右。
记者日前走访了几家汽车4S店,发现纯电动汽车的销售仍然为零。其中一家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店里没有现车销售,如果买的话需要向厂家订货。 “纯电动汽车是"雷声大雨点小",店里基本没有现车,买车非常困难。 ”
车企:热情高涨为“吸金”
私人购买的“冷淡”与车企高涨的“热情”也形成了鲜明对比。新能源汽车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一件不尽完美的新鲜工具,而对于车企而言,则是邀码项目以及政策的吸金法宝。比亚迪上市后的火热表现似乎激活了汽车板块上涨的密码锁,原本不被很多券商看好甚至认为会破发的比亚迪,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板块异动,上海汽车、宇通客车,还有一部分新能源电池生产厂家,都因为比亚迪的大涨而火了一把。
对于汽车板块下半年的走势,很多券商都明确表示看好。申银万国在2011年中期策略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下半年看好汽车板块。他们认为,下半年应该坚定看好业绩增长确定、抗周期能力强、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的优质汽车公司,比如上海汽车、宇通客车、华域汽车、江淮汽车、江铃汽车、悦达、福耀、潍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在传统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电动汽车市场亦有向“红海”演变的趋势。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日前公开表示,目前已经有200多个各类电动汽车拿到了出生证。另一方面,电池的寿命也掣肘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站建设费用在300万元-500万元,基础设施造价高昂等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购车价格昂贵、能源补给困难,亦打击了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由于没有规模效应,整车企业也面临盈利困难。
标准:乱象丛生
目前新能源汽车仍存在标准的乱象及多头管理的尴尬。业内人士直言,一部电动汽车现在执行的行业标准大约有七八十个,政策性法规之外,公安部有公安部的标准,交通部有交通部的标准,就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哪怕至少是实用性标准。 “这是电动汽车行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从科技部推行“十城千辆”到“863工程”再到“三纵三横”,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行业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新能源企业发展的手脚。
造汽车的不懂电池,做电池、动力系统的未必懂汽车。自称在行业里最好的配件,不管是电机、电控、电池,组装到一部车子上往往是最差的。这是因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各零部件生产商找不到一个兼容口,能做的仅仅是互相抱怨而已。
中大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马宪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怪圈。他说,每个企业各自为政,各搞各的技术路线。小成就被无限夸大,问题被深深掩埋,对政府、官员、企业甚至自己都造成了误导。马宪强调,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电动汽车的标准缺乏。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遇到不兼容,大家互相推诿,导致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为什么这么多城市有如此高的热情去申请当示范城市,但却执行不到位。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政策补贴的吸引,二是政府也需要新项目。”马宪如此分析。此外,缺乏对示范车辆跟踪、监督、评估,是政策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专家观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需摸清家底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未来良好发展前景的吸引下,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了一大投资热点,各路资本聚焦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一方面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是这也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内的口号式宣传现象严重,一大批所谓“国内领先”、“世界领先”的技术不时见诸报端,这已经模糊了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差距,所以工信部非常有必要了解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真正发展水平。
李胜茂指出,一方面,目前国内享受节能减排补助政策的节能汽车车型已经有400多个型号,车型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业界对于这些车型能否真正满足市场需求,质疑声一直不断,如果能够在《规划》出台前摸清这些车型的真实情况,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为确定重点支持方向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这一做法实际上也是在吸取《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一年多以来成效十分有限的经验教训。《办法》实施一年多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用工作仍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这里面可能存在许多原因,但是没有准确摸清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