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华盛顿结束的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美双方就能源合作达成了多项共识,将深入开展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存储、智能电网技术、大规模风电开发以及高效能源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务实合作。这一合作的建立,意味这中国相关企业将有可能打开美国能源市场。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是各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已形成从政策到企业的双向合力共同推进新能源的大力发展。
在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修订并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新目录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和上版目录相比,2011版目录新增了包括新能源在内共14个门类。可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增内容成为新版目录的最大亮点,“低碳”亦成为贯穿该目录的一大主线。从企业方面,各相关企业都在通过新能源产品带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更有不少大型企业试图在这一转型期扩张企业版图,将触角伸进国外新能源市场。
有业内专家指出,此次中美合作的达成,将有可能促进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其中,蓄电池行业是最有潜力走出去的领域。
首先,中美合作的多个项目中,都涉及到蓄电池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智能电网、风能、太阳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发利用对蓄电池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蓄电池技术决定了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其次,中国蓄电池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完全有能力有实力走出去。其中,蓄电池行业龙头企业超威电池,早在2010年就已和美国知名企业建立合作,而在2011年其超长寿命电池研发成功后,多家美国新能源企业到国内超威考察并表达合作意向。另外,目前超威已成功走进日本、墨西哥等国家,可见,中国蓄电池企业的实力已达到出口国外的才程度。
当然,中美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对中国相关企业来说,挑战并不比机遇小。美国开发新能源比中国早,技术也相对领先,这样一来,美国优势企业也将随着合作的开启而进驻中国新能源市场,对中国相关行业相关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这就要求国内企业要有抗冲击能力。
对此,超威方面表示,技术创新是抵御冲击逆扬前行最有效的办法。目前超威已通过技术革新,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实力提升,对我国蓄电池行业走向国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