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头条获悉,近日,上海人大代表王珣提交了关于加强上海汽车产业多元化海外化发展的建议。
该建议提案,首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进行问题分析,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国内汽车版图加速洗牌,上海汽车主机厂较为单一,近几年产销量面临下滑趋势,在全国的汽车龙头地位也在不断受到挑战,进一步提升上海新能源汽车多元化发展是坐稳上海汽车产业龙头的必要手段。
另外一个问题是出口渠道受阻,目前国内部分企业有能力生产整车且致力于百分百海外出口业务,但受限于政策规定,只能以零部件形式出口海外组装,导致成本大幅提升。同时,国内缺少行之有效的出海主渠道,不同国家对于新能源技术的标准也存在差异,包括充电口、安全标准等。
针对以上问题,该建议给出构建多元化竞争格局、加强官方支持出海力度、协同出海绘蓝图和加大政策开放力度四条对策。建议上海市政府组织成立上海一带一路出海产业基金,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力出海发展,并为取得突出成果的出海企业,提供产业基金扶持、上交所绿色上市通道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从车企角度来说,可鼓励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式优化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提升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能力,打造一条特色出海路径。
从政策支持角度,王珣代表建议上海浦东自贸区大胆先行先试,针对获得“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海外新能源汽车订单的企业,在满足国家级整车试验标准、拿到相关认证报告的前提下给予整车出口资质免办的政策支持。
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加强上海汽车产业多元化海外化发展的建议
问题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时代格局变幻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国内汽车版图加速洗牌。典型如合肥、长沙、常州等一批过往在汽车产业上存在感并不强的城市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汽车城”。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7月,我国汽车出口量达348万辆(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同比增长25%,在这其中,安徽2024年前7月出口量达49.4万辆,同比增长27%,较2020年增长近6倍,跻身全国出口第一大省。广州有广汽、比亚迪、小鹏,北京有北汽、一汽、小米,老牌国企与新能源造车势力齐头并进。上海汽车主机厂较为单一,近几年产销量面临下滑趋势,在全国的汽车龙头地位也在不断受到挑战,进一步提升上海新能源汽车多元化发展是坐稳上海汽车产业龙头的必要手段。
(二)出口渠道受阻
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强大的技术、产业配套体系和产能优势,破浪“出海”大有可为。上海得益于完善的汽车产业基础及天然的深水港口,在此次出海浪潮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规定,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申请人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国内部分企业有能力生产整车且致力于百分百海外出口业务,但受限于政策规定,只能以零部件形式出口海外组装,导致成本大幅提升。同时,国内缺少行之有效的出海主渠道,往往在前期业务对接中就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同国家对于新能源技术的标准也存在差异,包括充电口、安全标准等。中国车企在海外推广中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认证或优化,这无疑增加了研发成本和时间压力。以及在出海过程中,企业将面临法律、资金、知识产权保护等危机。
对策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竞争格局
上海是一座创新之城,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包容能力。新能源汽车更是上海重点发展方向,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吸引更多有潜力的新能源品牌落地以及加强发掘培育本土汽车品牌成长力度,激发企业之间良性竞争,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
(二)加强官方支持出海力度
建议上海市政府组织成立上海一带一路出海产业基金,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大力出海发展,并为取得突出成果的出海企业,提供产业基金扶持、上交所绿色上市通道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建议主管部门针对性地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交通部等搭建沟通渠道,例如合作论坛、展会、政府带队访问等形式,为企业出海打开官方通道。同时政府组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及相关专家开展专题会议,针对产业发展前景、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需求、文化习惯,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提供讲解,为企业提供指导帮助,便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营销策略,推广品牌。
(三)协同出海绘蓝图
上海车企加强抱团取暖,提高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国际化水平,带动生产、技术、服务整条产业链走出去,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可以鼓励企业采取合资、战略产业联盟等方式,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鼓励上海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式优化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提升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能力,打造一条特色出海路径。
(四)加大政策开放力度
建议上海浦东自贸区大胆先行先试,针对获得“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海外新能源汽车订单的企业,在满足国家级整车试验标准、拿到相关认证报告的前提下给予整车出口资质免办的政策支持。后续依据企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政策开放力度,对于百分百整车出口企业,在不占用国内道路资源及其他社会公共资源的情况下,给予整车生产及出口资质豁免资格,激发产业活力,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会议通知:
2025年,充换电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快充超充、车网互动、光储充一体化等领域技术成果层出不穷,新能源重卡则成为最亮眼的增长极,但在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亟需全行业凝聚智慧,以创新驱动技术与模式的突破。
2025第二届充换电产业大会将于10月10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将由重量级嘉宾对全球充换电产业发展态势与中国机遇进行分享,同时启动充换电设施关键技术突破与发展趋势、光储充一体化如何重构交通能源补给网络、充换电与智能电网融合的“协同密码” 等主旨竞演,从“单点充电”到“全域智联”,破解智能充电网络的碎片化难题。诚挚邀请充换电产业链的各位同仁、合作伙伴及关注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共赴这一年度盛会!
(扫描文末海报二维码查看会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