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个月,青海省新能源产品出口持续“领跑”,合计出口值达20.9亿元,同比增长8倍,成为拉动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9.7亿元,增长9.7倍;光伏产品出口1.2亿元,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出口29万,去年同期无出口。
“随着海外订单持续增加,锂电池出口面临国际物流运输不稳定、运输方式变更频繁等问题,导致交付压力增大。”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新能源产品出口“急、特、新”的特点,西宁海关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实施锂离子蓄电池等重点商品专题监测与风险预警,深入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动态跟踪国际锂离子蓄电池运输等法规的最新变化,加强政策辅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关税优惠;指派业务专家“一对一”对接企业需求,优化查检流程,企业从报检到获取危包证时间压缩50%。同时,开通锂离子蓄电池、光伏组件“绿色通道”,创新实施“集中申报+分证发运”模式,叠加预约查验、证书“云签发”等便利举措,大幅提升通关效率。
以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分公司为例,作为全省重点光伏企业,今年前8个月,累计出口光伏组件1827.1万元,产品远销欧盟、日韩等市场。“西宁海关在标准对接、质量提升、通关便利等方面提供了全链条帮扶,极大增强了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公司总经理高鹏介绍。
新能源产品的快速崛起,是青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动体现,也是海关深化改革、服务发展的实践成果。西宁海关将持续跟踪新能源产业趋势,推动“企业所需”与“海关所能”实现精准对接,进一步强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AEO互认合作,积极拓展国际新能源市场空间,助力企业降低合规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从广袤戈壁滩上的光伏组件,到智能化生产线上的锂电池,青海新能源正以创新为翼、以政策为帆,在国际市场上破浪前行,在全球新能源领域谱写“青海制造”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