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充电桩 » 正文

科普 | 什么是大功率充电?

日期:2025-02-23    来源:充换电头条

国际充换电网

2025
02/23
20: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大功率充电 充电基础设施 直流充电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充电桩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各地正在加速布局,规模不断扩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21.3万台,同比上升49.1%。其中,大功率充电正成为中国充电桩行业的新亮点。

充换电头条(微信公众号:chd2005s)对大功率充电的工作原理、技术类型、技术难点、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帮助大家了解大功率充电。

图片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大功率充电的定义

大功率充电桩,顾名思义,是具备高功率输出能力的充电设备。与传统充电桩相比,其显著的优势在于能够大幅缩短充电时间。

大功率充电,还是一种具备高功率输出能力的充电技术,主要用于快速充电。正常情况下,充电功率越大充电时间越短,而充电功率取决于车辆OBC(on-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机,用于交流充电)或者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直流充电)。充电开始前,车辆与充电设备会进行通讯校验、确认,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车辆所能接受的充电功率。

目前大功率充电主要以不提高整车电压平台的条件下,提高充电电流大小。但充电电流增大后端子及线缆的发热量会快速增加,导致温度迅速升高,持续高温易损害充电装置的电子元件,严重的还会引起烧毁安全事故。

大功率充电的工作原理

高电压或大电流输出:通过提高充电电压或增大充电电流,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方式,来增加单位时间内输送到电池的电量。例如,传统充电可能采用较低的电压和电流,如 5V/2A;而大功率充电可能会采用更高的电压,如 800V 甚至 1000V,或者更大的电流,像 800A、1500A 等。

优化充电电路设计:采用先进的电源管理芯片和电路拓扑结构,如 PFC+LLC 架构3。能够提高充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确保在高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充电设备仍能保持较高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充电管理:借助智能芯片和算法,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如电量、电压、温度等。根据电池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充电参数,实现恒流 - 恒压限流 - 恒压浮充等充电模式1,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图片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大功率充电的优势

缩短充电时间:这是大功率充电最显著的优势。如在电动汽车领域,能实现 15分钟内为电动重卡增加超过60%的电量,或让新能源汽车从20%充电到 80%仅需15分钟。

提升使用便利性:对于用户来说,减少了在充电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使电动汽车等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提高了出行效率,降低了 “里程焦虑”。

提高运营效率:在物流运输等领域,可让电动车辆快速补能,投入下一次运输任务,提高了物流车队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图片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大功率充电的应用场景

公共充电站: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型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大功率充电桩可以快速为电动汽车充电,减少等待时间。物流运输:在长途运输中,大功率充电可以显著减少充电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例如,云南玉溪研和超级充电站的使用,使得电动重卡能够在15分钟内充满电,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图片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大功率充电的技术类型

液冷充电技术:液冷充电技术通过使用冷却液来冷却充电过程中的发热设备,如充电枪和电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充电时的温度,允许使用更细的电缆,同时确保充电设备和车辆的安全性。特斯拉的V3 Supercharger就采用了这种液冷技术。

800V高压架构:许多新开发的电动车型,如保时捷Taycan,采用了800V级的高压电气系统。这种高电压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充电时间,因为在同一功率下,电压越高,电流越小,从而减少了充电时的能量损失和热量产生。


大功率充电桩:大功率充电桩能够提供更高的充电功率,例如350kW的充电桩可以在15分钟内将电池充电80%。这些充电桩通常支持多个标准,如CHAdeMO、CCS、GB/T等,确保与不同车辆的兼容性。

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在大功率充电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监控电池的状态,如温度、电压和电量状态,并确保充电过程安全高效。BMS能够优化充电策略,避免电池过热或过充,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大功率充电的难点

1、散热

随着充电功率的增大,设备的散热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比如说一个480千瓦的充电桩在满功率运行时,它的散热量就达到了20多千瓦。特别是重卡充电区域,它需要大功率长时间运行,对散热效果有更高的需求,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在散热领域,目前主要采用的散热技术有三种:传统的直通风模式、隔离风冷以及液冷。在这三种方式中,隔离风冷和液冷的防护等级相对较高。

2、整机效率

因为功率大,所以效率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明显,效率会影响散热,同时也影响整个场站的经济效益。

在功率变化领域,除了拓扑结构和系统级的优化之外,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也非常关键,比如碳化硅器件。然而,目前碳化硅器件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成本问题、高频驱动的需求、配套磁性器件的设计,以及散热和短路保护等问题。

3、噪音

噪音会影响充电用户的体验、影响场站的选址。尤其在一些对噪音有高要求的场景,大噪音的设备就无法使用,或者使用安装要受到限制,比如需要通过配备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噪音的影响。

在噪音控制方面,风机布局、风道设计以及隔音吸音材料的使用都是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噪音水平。

4、电网

大功率直流充电的广泛应用会对电网产生影响。它导致电网负荷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商场、住宅区等场景下,电网容量受限,而接入大功率充电设备通常需要额外扩容,这些区域的电网扩容不仅难度大,而且成本较高。

大功率充电的快速功率上升和下降导致电网波动加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这种快速的功率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电网的峰谷特性,使得峰谷差异增大,同时也可能导致峰谷时间的变化,进而影响场站运营的经济效益。

5、配电

在配电容量、线缆敷设等工程应用层面上,1台360kW/480kW可能不仅仅是3倍/4倍于1台120kW充电设备,所以很多360kW/480kW选择了“站中站”或示范站的型式先行面市,如特斯拉V3、小鹏S4等。


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创新发展

提速“超充之城”建设

眼下,全国多地提出打造“超充之城”,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加快超充站建设。

2022年4月,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到2024年建成超级快充站约1000座、“统建统管”小功率慢充小区约1000个、换电站约200座。

2023年6月,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到2024年底,建成技术全球领先、场景多元覆盖的超充设施服务体系;到2025年,形成“车能路云”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来源:华为数字能源

2023年3月,海南由海南省电投、巨湾技研、电动汽车产业极速充电生态联盟牵头发起,联合海南交控、南方电网等发起海南“超充之岛”的建设,规划到2023年建成超100座超充站;到2025年建超400座超充站。

2024年4月,重庆印发《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计划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建成超充桩4000个以上。

2024年12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印发《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城六区服务半径1公里,主流超充车型(800V电压平台)在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15分钟左右,高质量超充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 仝宗旗:预计到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4000万辆,到2030年能达到1亿辆。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会越来越细化。

图片

大功率充电桩代表企业

1、华为数字能源——华为全液冷超充

华为全液冷超充,融合光储,支持1000V充电电压,终端枪线支持600A电流,可实现600kW大功率从充电。液冷超充主机(CE)最大输出功率720kW,创新的全液冷设计,设备使用寿命长,低故障率减少运维成本。在功率分配上,华为将充电模块一分为二,可灵活分配直流输出功率,实现终端的动态功率共享。能够匹配200-1000V充电范围内所有车型。

图片

图片来源: 华为数字能源

2、ABB——480kW大功率液冷超充

ABB 480kW大功率液冷超充设备,最大输出功率为480kW,峰值输出电流高达650A,可兼容未来800V及以上的高电压平台的新车型,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同时为四辆车进行充电,减少充电排队等候时间。

图片

图片来源:ABB电气

3、星星充电 ——北极四代液冷超充分体桩

北极四代液冷超充分体桩,产品整流柜与充电终端均采用全新液冷技术。单枪最大充电电流可达700A。针对公共充电的离散特性,通过DPA动态功率分配技术的研发,可实时计算充电车辆的需求功率、可调用的模块资源、模块效率曲线,结合高效率模块的批量应用,提升系统资源利用率10%以上,提升运营收益10%以上。

图片

图片来源: 星星充电

4、特来电——液冷直流充电终端

特来电液冷直流充电终端可支持电动汽车在10分钟内完成0-80%的补能过程,充电功率最快可达600kW,需与群充系列中的充电箱变/群控箱配合使用,为电动汽车带来加油般的充电体验。

图片

图片来源: 唐山供销特来电

5、永联科技 ——640kW 液冷分体式直流充电堆

永联科技640kW液冷分体式直流充电堆,液冷终端充电枪最大输出电压1000Vdc,最大输出电流640A,标准产品包括液冷主机部分+液冷终端,客户也可可配置主机+液冷终端+风冷终端的模式。该产品主机部分采用标准40kW模块,风冷降噪设计模式

图片

图片来源: 永联科技

6、英飞源——800kW超大功率分体式全液冷储能充电系统

800kW全液冷储能超充系统采用分仓式设计,由配电仓、功率仓及散热仓构成。功率仓是全液冷储能超充系统的核心,可根据实际场景配电需求配置液冷ACDC模块(接电网)或是液冷DCDC模块(接储能电池),配电仓内有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根据模块的配置来搭配配电单元,此方案可以实现电网交流输入和电池直流输入同时给车辆充电,减轻大功率液冷超充对配电网的压力。

图片

图片来源: 英飞源

7、盛弘股份——800kW天玑柔性共享超充堆

盛弘800kW天玑柔性共享超充堆,输出电压可达1000V,拥有超充600A大电流,可持续2小时以上稳定电流输出,双枪并充最大1200A,充电1秒钟,续航不止1公里,完全覆盖当前超充车型的充电需求。

图片

图片来源: 盛弘电气

8、绿能慧充——大功率群充系统

大功率群充系统兼容超级液冷终端,支持1000V电压平台,已推出960kW分体式直流充电机、1000kWkW分体式直流充电机。电流输出最大可达600A,单枪最大功率可达600kW。应用独家专利技术——全新星环功率分配策略,在电动汽车充电时,获取车辆需求,功率实时按需分配,满足客户需求。

图片

图片来源: 绿能慧充

大功率充电的发展趋势

其一,液冷散热技术正在成为大功率充电设备的标准配置,以提高散热效率和设备寿命。

其二,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技术也在逐步成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充电桩运营商可以实现设备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动态定价,提升运营效率。

其三,大功率充电桩将更加注重兼容性和通用性。能够适配不同品牌、型号和规格的新能源汽车,打破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壁垒,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

其四,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充电桩供电,实现真正的绿色充电,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 中国充电联盟、EV汽车邦、杨老湿的EV圈儿等

来源:充换电头条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充换电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