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由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充换电头条等联合主办的国能网·2024第九届产业年会之充换电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高级专员张淦星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山西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经验》的精彩演讲。详细介绍了山西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果、面临问题及未来规划,并分享了运营经验。
充电基础设施已实现山西高速全覆盖
据了解,截至目前,山西交控新能源已在山西省高速沿线服务区和收费站部署并运营了427台充电基础设施,成功实现了山西省高速公路充电设施的全覆盖。充电桩信息已接入“晋e行”APP,方便用户在行驶途中获取实时充电服务。
2024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充电总量已达864.36万度,充电次数已达39.19万次,日均充电量3.03万度。充电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得山西高速充电设施的使用频率大幅上升,且创下历史新高。与2023年相比,充电量增长了167.4%,充电次数增长了143.9%,充分体现了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和山西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显著进展。山西交控新能源为山西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高级专员张淦星
山西交控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有四个代表性项目,分别为太忻光储充供科研项目 、牛道岭观景台驿站、顿村光储充供一体化、榆和交能融合项目。
太忻光储充供科研项目作为 “高速+光伏”深度应用的全国样板,成功入选工信部等五部委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取得了5项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路堑式边坡”光伏发电项目,具有全国跨度最大的柔性光伏支架。项目集成了源网荷储系统、光储直柔系统、以及边坡治理+光伏发电的一体化应用,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载体。
牛道岭观景台驿站项目位于山西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建成光伏装机容量30kW,并配备1台100kW/215kWh的储能系统及4台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通过储能系统,该站点可以为电动车辆提供持续稳定的充电服务,克服深山输电困难的问题,实现驿站充电站的“零碳化”。
顿村光储充供一体化项目,位于二广高速山西段的顿村服务区,项目在服务区东区、西区内分别配置了60kW车棚光伏,1台100/215kWh直流并网储能系统,以及8台120kW直流快速充电桩。光储充的同时利用峰谷套利为虚拟电厂提供示范,实现了光储充供一体化的能源平衡,降低了用电成本并提高了充电收益。
榆和示范项目是山西交控首个“交能融合”试点工程,首次引入“储能三级平衡”概念,整合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液冷超充、V2G车网互动、台区柔直互联以及太阳能跨季蓄热六大核心技术,构建了35kV区域微电网,实现了交通与能源的深度融合。
在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中智能化充电设施也是一大亮点,为了缓解电动汽车长途旅行中的续航焦虑及排队问题,山西交控引入了应急移动充电车,实现充电桩的“动态增容”。此外,还引进了“V2G车网互动充电桩”,车辆与电网之间可进行双向能量交换,灵活服务电动汽车用户,助力电网优化配置,确保每位用户的顺畅出行。
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高级专员张淦星
安全、稳定、高效地
提供充电服务是运营的目标
在谈到高速公路充电设施运营经验时,张淦星表示“我们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营,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并实现收益最大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山西交控新能源通过设备运维和车主沟通双管齐下,全面优化充电服务。公司采用“线上评价+线下交流”模式听取车主建议,通过“手机端+主机端”双平台实时监控充电站运营情况,并运用技术创新提升车主体验与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山西交控新能源已投资建成光伏容量24.12万千瓦,并网8.6万千瓦,发电量超1.9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利用“光伏+储能+充电桩”的一体化绿色能源充电站模式,实现“削峰填谷”,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并提高收益,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高速充电基础设施将优化布局
提升服务质量
尽管山西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张淦星也指出,随着新能源车辆和长途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充电设施在成本高、设备不足、分布不均以及车流量波动等问题上仍然存在挑战,影响了车主的充电体验。
为解决这些问题张淦星表示:“未来我们将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设施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并鼓励技术创新”。公司计划根据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数据,科学规划充电设施的布局,确保充电站之间的距离小于50公里,从而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此外,公司还将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持续提升车主的服务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充电设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公司将引入“动态增容”和“智能微电网”等先进理念,使充电桩能够在高速公路上“动起来”,从而确保在不同时段和不同情况下都能高效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让充电服务更加便捷、灵活。
来源:充换电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