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充电桩 » 正文

浙江杭州:累计建设乡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4900余个

日期:2024-05-30    来源:国际能源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24
05/30
09:0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公共充电设施 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

国际能源网获悉,5月29日,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56号提案的答复。

其中提到:目前杭州城市核心区0.9公里服务半径,乡镇全覆盖的城乡充电网络已基本形成。对于城市核心区,围绕在公共停车场等建设公共充电设施布点,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合理加密充电设施;对于居民小区,探索在居民小区公共泊位和周边路侧泊位,推进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设施建设,如国网在滨江区共联社区建设的小区公用充电设施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对于乡村地区,结合电动汽车下乡工作全面加强乡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今年新建的2842个公共充电设施中乡村地区575个,占比达20%,全市累计已建乡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4900余个,乡村公用充电设施比例逐步提高;对于高速服务区,结合日常交通高峰时段和重大节假日充电设施使用情况,积极指导各高速公路建设及经营单位加快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市高速公路共12对服务区,已实现快充桩全覆盖。2024年计划增建80个充电桩,预计2024年底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累计建成433个以上,约占小车泊位的14.1%,总体建设水平处于全省高位。到 2025年力争实现杭州范围内服务区的充电车位数占小客车车位总数的 20%。

下一步,杭州市建委将会同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依托杭州充电设施监管平台,结合“城市大脑”等平台,进一步提高数字管理能力:一是推动充电设施数据与相关网络数据共享互联,实现数据融合,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为便利、精准的找桩服务,缓解用户充电焦虑;二是利用交通、停车管理平台,探索加强城市交通标志标牌和充电设施标志标牌的关联,合理分流新能源汽车,减少扎堆集中排队充电现象;三是指导我市充电设施产业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前发布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指南等信息,引导用户有序使用公共充电设施。

原文如下: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56号提案的答复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适应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配置的建议》(第256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空间规划引领,完善充电设施布局

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公共充电设施在总体规模、密度、服务覆盖率等方面均位居全省首位、全国主要城市前列,较好地满足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同时我市公用充电设施仍存在城市区域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充电设施数量偏少等问题。因此,市建委积极对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的申报工作,目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将《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纳入2024年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计划(第一批)。专项规划将综合城市、乡村、公路网沿线等应用场景,结合城市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乡风貌建设等重大工作,充分衔接公共停车场、电力建设等专项规划,统筹提出杭州市充电设施发展目标,制定规划原则、规划战略、规划策略和规划布点及创新发展思路。

我市2023年新修订的《杭州市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修订)》(杭政办函〔2023〕75号)已对相关配建标准做了提升。后续市建委将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进一步研究优化完善我市充电设施配建指标,促进各类建筑和场景充电设施的合理发展。对既有建筑,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重大工作,在具备条件的项目中将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纳入改造范畴。

在充电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将积极加强要素保障,做好政策支持和指导。如对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予以财政补贴扶持,在乡村、既有小区等充电设施短板区域建设的公用充电设施予以倾斜。供电部门将积极做好充电设施发展中的扩容供电保障工作,并在电网升级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规划充电设施的发展需求。

二、关于分类分区施策引导,建设管理两手并重

(一)关于分类分区施策引导。我市公共充电设施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区域,开展项目建设。目前城市核心区0.9公里服务半径,乡镇全覆盖的城乡充电网络已基本形成。对于城市核心区,围绕在公共停车场等建设公共充电设施布点,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合理加密充电设施;对于居民小区,探索在居民小区公共泊位和周边路侧泊位,推进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充电设施建设,如国网在滨江区共联社区建设的小区公用充电设施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对于乡村地区,结合电动汽车下乡工作全面加强乡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力度。今年新建的2842个公共充电设施中乡村地区575个,占比达20%,全市累计已建乡村地区公共充电设施4900余个,乡村公用充电设施比例逐步提高;对于高速服务区,结合日常交通高峰时段和重大节假日充电设施使用情况,积极指导各高速公路建设及经营单位加快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市高速公路共12对服务区,已实现快充桩全覆盖。2024年计划增建80个充电桩,预计2024年底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累计建成433个以上,约占小车泊位的14.1%,总体建设水平处于全省高位。到 2025年力争实现杭州范围内服务区的充电车位数占小客车车位总数的 20%。

(二)关于建设管理两手并重。为引领充电设施项目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实现我市公共充电设施“有人建、有人管、可持续”的局面。一是树立行业标杆,以点带面地助力我市充电设施高质量发展。年初市建委会同市交通运输局,指导杭州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产业协会和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协会,组织开展杭州市星级充电驿站评选工作。评选标准既涵盖了建设规模、配套设施、新技术应用等建设内容,又纳入了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运营指标。二是努力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会同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引导督促停车场管理单位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现场加强车位管理和探索制定差异化收费标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车辆合理使用充电车位。三是进一步规范充电设施市场秩序,市建委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指导杭州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产业协会牵头加强行业自律,抵制价格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持续促进充电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关于借力杭城数智平台,提高匹配服务效能

近年来,市建委坚持数字赋能加强监管,通过构建集建设管理和运营监管的市级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以提升充电设施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在线监测充电设施状态,督促企业做好充电设施运维,进一步促进充电设施站点运营服务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将充电设施实时信息接入相关公共服务App,为用户充电提供便捷的导航服务。

下一步,市建委将会同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依托我市充电设施监管平台,结合“城市大脑”等平台,进一步提高数字管理能力:一是推动充电设施数据与相关网络数据共享互联,实现数据融合,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为便利、精准的找桩服务,缓解用户充电焦虑;二是利用交通、停车管理平台,探索加强城市交通标志标牌和充电设施标志标牌的关联,合理分流新能源汽车,减少扎堆集中排队充电现象;三是指导我市充电设施产业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前发布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指南等信息,引导用户有序使用公共充电设施。

感谢您对我市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 市建管中心  赵峰

联系电话:87173389      传真:85254119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4年5月10日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