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路网越织越密,当初设想的美好蓝图正在成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提出者,也是见证者。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新发展阶段也提出新的要求,硬件上不断持续发力,“软联通”服务水平也在加速提效。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特来电在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牵引下,加快织牢织密绿色出行网络,持续优化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京津冀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夯实能源根基,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交通支持。
新基建发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三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仅廊坊每日进京通勤人员就有35万人左右,环京地区人员流动规模将会越来越多,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增长带来的绿色出行越来越多,更需要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的有力支撑。
面对高速场景快速补能需求,特来电在津石高速静海西服务区运营的超级充电站,以超大功率、闪电快充的特点,为新能源车主完成快速补电;将光伏、充电、电池检测、能量管理系统等融为一体,实现了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目前,特来电已在津蓟高速、京秦高速、塘承高速、京沪高速、津石高速、滨保高速的服务区、收费站等建成高速充电站20座,终端数量123台,支撑环京津冀人员流动的充电需求,极大地丰富了三地的互联互通程度,为唱响京津冀输送绿色动能。
在城乡公共补电场景,特来电结合京津冀新能源车主的实际充电需求,持续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北京的四季悦城充电站、张采路充电站为京津冀的电动物流车做好补电保障。位于通燕高速旁的通州服务站充电站,为每天从燕郊到北京的通勤人员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此外,天津MSD超级充电站标杆示范站、石家庄塔坛国际充电站等示范性充电站的投运,确保公共交通、4A级以上景区充电设施实现全覆盖。目前,特来电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环京津冀区域建设运营充电站3000余座,有力的支撑京津冀流动人员的低碳出行,书写高质量协同发展新篇章。
在港口补能场景,特来电协同天津港主动适配京津冀产业体系,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为天津港码头提供全自动的港口场景解决方案。除了常规充电,智动柔性充电机器人、针对于港口环境的高防护充电机、充电运营平台等创新技术也在不断助力安全绿色港口建设,为建设以天津港为核心、河北港口为两翼的现代化世界级港口群,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软联通”赋能,优化完善充电网服务支撑
织密织好互联互通“一张网”,离不开“软联通”的优势赋能。由大数据支撑的“充电网”,将“区域一张网”的充电生态变成了现实。特来电为天津高速集团定制充电云平台,充分发挥特来电云平台大数据优势,与高速自有调度平台可实现互联互通,实现高速充电网统一调度,大大提升了充电效率。并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架构中,建立了充电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云平台智能运维体系,保障充电网络的稳定与用户信息的安全。
虚拟电厂,是特来电服务京津冀绿色发展的又一“有力工具”。华北电网201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把电动汽车等负荷侧资源作为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调峰的辅助服务。特来电作为第一批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了华北调峰辅助服务,协助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提高电网灵活调节和负荷互动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动能。
十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速形成。站在新的起点上,协同还在进一步推进。在新征程上,特来电将一如既往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迈进,构建充电服务“一张网”,书写新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