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热气腾腾”。受政策、供给、宣传等多种利好因素影响,春节期间4.74亿出游人次创新高,人们假日期间的出行热情高涨,同时也被被实实在在地记录下来。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充电设施更像遍布四散的溪水细流,支撑起新能源汽车的绿色驰骋,不仅是民生服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
充电量累计3.7亿度
较去年春运同期增幅40%
2024年春节期间,特来电与车主共同见证着新能源汽车出行量的持续增长。根据特来电官方数据显示,春运期间(2024年2月5日-2月18日),特来电充电量累计3.7亿度,较2023年春运(2023年1月16日-29日)同期提升40%;日均充电量超2600万度,较2023年提升36%;服务车辆277万辆,较2023年提升76%,创历史新高。
(从2月5日开始逐渐迎来返乡高峰,出行需求较多;2月10日,春节当天合家团圆的日子,出行需求降低,充电量随之减少;2月12日,随着旅行及返程,日充电量开始逐步递增)
其中,河北、山东、四川、江苏、浙江等5省份的充电量位列前五,分别为6211万度、2910万度、2780万度、2655万度、2482万度,较往年都有大幅度提升。(数据统计区间:2024年2月5日—2月18日)
充电量的大幅度上升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80%自驾出行
新能源车备受青睐
在春运发布会里有关部门预计了90亿人次的数据,其中有80%为自驾出行。与往年相比,春运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和自驾车出行创历史新高。
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及公共充电终端数量均出现明显上涨。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上涨30.6%,目前具备充电服务能力的高速服务区数量已经达到5978个,充电停车位近3万个。
作为国内头部充电运营商,截止到2024年春节期间,特来电充电终端达52万台。充电站的密集规划,及充电终端数量的稳步增加,为自驾出行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充电越来越靠谱
“里程焦虑”正逐步消失
“以前看到电量低于50%就开始焦虑,就怕周边没有充电桩,现在打开充电APP,摇一摇就能找到,不仅充电快,还有休息室,开电车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在沈海高速服务区,一位开车回老家过年的新能源车主李先生说。
从城市到乡镇,从市区到郊区,新能源车充电网的不断延伸及充电功能服务的不断完善,也是人们出行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底气。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特来电在全国360个城市布局了充电站,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充电服务。创新充电技术,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助力车主在长途旅行中快速充电,消除等待焦虑。依托于两层安全防护技术,特来电在春节期间共计向车主发出56,419次充电安全预警,预警高危车辆4091辆,守卫充电安全,让每一车位都能安心启程,安全归家。
未来,除了大力构建城市充电网的布局外,特来电还将推进乡村充电网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下乡“充电”,加快推进车网互动试点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