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充电桩 » 正文

相关企业超36w家!我国充电桩行业快速增长

日期:2023-12-05    来源:国际能源网/充换电网

国际充换电网

2023
12/05
08:3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充电桩 充电站 新能源汽车

充电企业知多少

近日,企查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36.64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近十年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持续呈正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2020年新增3.25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9.51%。2021年新增6.07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同比增长86.97%,达近十年增速峰值。2022年新增8.85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同比增长45.77%。

截止目前,今年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新增11.14万家,注册量首次突破10万家。2022年及2023年前10月分别新增7.23万家、10.2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同比增长41.17%。

从区域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广东现存4.36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江苏、河南分别现存3.05万家、2.63万家,位居前三。此后是山东、浙江、安徽等地。

从城市来看,上海现存1.25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深圳、广州分别现存1.21万家、1.08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位居前三。此后是海口、郑州、成都、北京等地。

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1-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74.4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728.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1-10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74.4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72.8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01.7万台,同比上升29.4%。截至2023年10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795.4万台,同比增加68.9%。

此外,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已建成充电停车位的服务区共计6257个,占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94%。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万个,覆盖4.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浙江等11个省(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充电桩仍是补能主流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需求越来越多,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模式。但充电仍然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补能方式,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口的输入电流形式分为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交流充电中,电网的交流电通过充电桩和插头进入车辆,由于电池只能接受直流电,需要经过车载充电机(OBC)转换为直流电,才能用于电池充电。受制于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一般交流充电的功率较小(7kw以内),充电时间较长,故称为慢充。而直流充电则是通过直流充电桩内的充电模块,将交流电转换为可控可调的直流电,直接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直流充电桩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电压AC380V±15%,频率50Hz),可提供足够功率,输出高电压及大电流,满足快充需求。

根据充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一般是小电流、桩体较小、安装灵活;直流充电桩一般是大电流、短时间内充电量更大、桩体较大、占用面积大。

根据安装方式不同,主要分为立式充电桩(落地式)和壁挂式充电桩。立式充电桩无需靠墙,适用于户外停车位和小区停车位;而壁挂式充电桩必须依靠墙体固定,适用于室内和地下停车位。

根据安装场景不同,主要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私人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建设。

地区差异依然存在

调研显示,充电桩分布的区域差异依然存在。

从区域看,广东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最多。企查查数据显示,广东现存4.36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位居国内第一。江苏、河南分别现存3.05万家、2.63万家,位居前三。其后是山东、浙江、安徽等地。

从城市看,上海现存充电桩相关企业最多。企查查数据显示,上海现存1.25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深圳、广州分别现存1.21万家、1.08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位居前三。其后是海口、郑州、成都、北京等地。

同时,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北京、山东、安徽、河南、四川属充电桩数量TOP10地区,其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6%。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河北、四川、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山东、陕西、河南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3年10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32.1亿度,较上月增长0.3亿度,同比增长55.6%,环比增长1.1%。

国内充电桩运营商四大类型

一是充电桩生产制造与充电网络投资运营一体化企业,主要是使用总资产模式,专注自有资产运营,并与其他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开展合作,包括星星充电(隶属于万帮数字)、特来电(特锐德)、万马爱充(万马股份)、普天新能源、上海依威能源、深圳车电网(科陆电子参股)等。

二是电网自建充电桩网络,包括国家电网(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和南方电网(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三是大型车企集团自建充电网络,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上汽安悦、广汽能源等,其中部分车企的充电网络建设运营会外包给资产型充电运营商与第三方充电服务商。

四是充电网络第三方运营商,如云快充、小桔充电(隶属于滴滴出行)、深圳汇能等,采用轻资产模式为主,聚焦庞大的充电桩长尾市场,为区域性的运营商提供Saas服务,本质是IT服务商。

“国内充电桩运营行业存在资金、场地、电网容量和数据资源四大竞争壁垒,目前已呈现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市场集中度提升。”有关专家认为,国内充电桩行业的特征与趋势逐渐明朗,前景看好。

来源:中国汽车报、企查查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