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8日,星星充电须弥山大会在常州举办,包括专家学者、行业翘楚等在内的千余名嘉宾济济一堂,围绕“能碳对话,净零未来”这主题深入探讨,共为“双碳”计划早日实现出谋划策。
光储充放作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方式之一,受到多方关注。受邀演讲的国泰君安研究所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石岩,针对光储充放在当前趋势下的投资机遇,分享了他的见解。
经历了过去几年中国、美国及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已突破千万,渗透率约13%。从保有量的角度考虑当前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比较低。今年来看全球市场依然保持相对比较好的增速,国内依然延续了此前高增长的态势,1-9月份,国内新年汽车销量突破到600万辆以上,单月到了90万辆左右,渗透率也突破了30%。
从车桩比情况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随之而来需要面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对于类似于基建属性的充电网络建设,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截至今年9月底,国内的公共桩、私人桩在内整体充电桩数量达到700万台以上。车桩比从2018年左右的4:1下降到了今年9月底的2.4:1,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同时今年以来,国家地方政府层面也出台了汽车下乡所配套的农村充电网络建设的政策,上海等地还出台了相应的前端建站补贴,后端运营补贴等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推动国内充电桩建设。
再看一下光伏赛道,在2010年到2020年,十年的产业发展周期中。光伏度电成本能够达到每年15%左右的下降。在这个期间,每年光伏的装机量达到了25%的年均复合增速。到今年,预计全球光伏装机有望突破到350GW以上。
在过去十几年的周期中,光伏产业经历了比较持续稳定的,甚至比较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从占比情况来看,2022年光伏发电比重在4.5%上下。中国跟美国的比例跟全球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中国在4.8,美国在4.5左右。从今年光伏装机的增量市场情况来看,中美欧依然是绝对主力,但是像南非、中东新兴市场不断踊现。预计到2050年左右光伏占比达到主导地位,后续的需求或者光伏装机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此外在当前背景下,以户用+工商业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是后续相对来说增长比较迅速的一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2020年分布式光伏占比大概在30%多,去年占比已经到了58%。
储能在当前中美欧三国市场依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去年因为欧洲能源危机带来欧洲电价大幅度上行,使得欧洲在去年户用储能呈现井喷的发展态势;同时去年国内储能市场依然是实现超过180%的增长。今年随着当前的电价改革,包括波峰波谷电价差拉开会使得用户侧储能有望进入发展元年。用户侧储能发展、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以及增量快速发展,将这三大方面融合在一起,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作为当前非常关注,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讲也是非常关注的产业发展趋势。
石岩先生同步分析了光储充一体化模式下对经济效益促进:
第一个是储能本质上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性的平滑作用。通过加配储能系统,能够对发电起到平滑稳定的作用,同时解决掉发电跟需求错配的问题。
第二个是储能系统的搭配能够减少初始变压器容量,减少初始投资。
第三个是投资回报的问题。随着碳酸锂价格从之前高点的60万跌到现在的15万左右,整个储能电池或者储能系统的价格也呈现快速下行的趋势。随着储能系统的价格下行,对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的初始投资能实现较好的降本效果。另外,随着峰谷电价差的拉开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改革,对于光储充一体化的运营场站而言,投资回报率或者说投资周期有望得到显著的缩小。
最后多样化增值服务也能提高场站综合盈利,包括电力需求响应、虚拟电厂业务,都能够给光储充场站提供额外增值的服务。
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还是光伏产业链,国内企业在全球都其是具备非常强大的竞争力。包括我们看到海外本质上在充电桩建设市场上相对来说走得比较落后一点,在它有比较大的增量需求背景下,对于光储充模式出海还是会有比较强的推动或者比较强的增量市场的打开。
石岩先生还同步分享了国内光储充放出海的相关内容,直言海外充电桩建设市场相对落后,在其增量需求背景下,对于光储充模式出海还是会有比较强的推动或者比较强的增量市场的打开。但国内企业要想顺利出海,还需解决产品认证、渠道拓展等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