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鼓励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实行差异化停车收费价格机制
超充站
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紫色,融合了电线元素与雷电符号的醒目标识,“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响亮口号,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的深圳将为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披上统一的品牌标识。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发改委获悉,《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形象设计》已经深圳市政府同意,在取得授权后,相关单位就能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这一全新的标识,推动世界领先的城市级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
深圳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脚步还不仅如此。近日,深圳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鼓励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引导燃油车更新置换为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车、传统燃油车实行差异化停车收费价格机制。计划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30万辆左右。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已有部分路边停车位和市政公园停车场对新能源车实行首1小时至2小时免费停车政策。
推进“超充之城”建设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标杆城市,深圳正在加速推进“超充之城”建设,根据规划,2025年,深圳市将建设超充站300座,“超充/加油”数量比在国内率先达到1:1;2030年,超充站将增至1000座,完成超充骨干网建设,超充比加油更方便;2035年,超充站规模达到2000座以上,超充将无缝衔接,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电可充。
此次公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形象设计》显示,该标识品牌的主色调来源于深圳市市花——三角梅,传递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视觉上的契合,体现对城市生态与绿色未来的承诺。为了适应多样化物料需求,还引入与紫色互补的辅助色,使色彩更丰富,在增强品牌形象的同时,确保在各种材料上呈现出色彩的一致性和视觉吸引力。
记者发现,此次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形象设计中还对品牌字体进行了规定。“深圳超充”“深圳快充”两个品牌标识将定位图形、电线元素和雷电符号融合,突显高效充电概念。其中,“深圳超充”标识使用两条电线,传达更迅速、可靠的快捷充电体验。“深圳快充”沿用统一的图形元素,外围则使用一条线作为区分。
作为“深圳超充”的口号,“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突显了深圳超充快捷、便利特性,巧妙融入咖啡的形象,让口号整体设计十分生动。同时,加入环保绿色,与三角梅的紫色相呼应。《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形象设计》还对公共品牌标识在户外立牌、停车场内分叉口导识、辅路入口指引牌、悬挂灯箱指引、立柱广告牌、双向停车棚、露天超充桩背景、充电站综合服务设施、建筑体,以及在文化衫、手提袋、帽子、徽章、杯子等品牌衍生产品上的使用形式和范围进行了规定。据了解,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在使用前应向深圳市发改委提出申请,并填写《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公共品牌标识使用申请表》,经审核取得授权后,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目前,深圳已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6万辆,居世界前列。深圳有2.4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仅在充电桩产业链条上,就集结了20多家深圳上市公司,布局在充电模块制造、充电桩运营等领域。
深圳鼓励购买置换新能源汽车
此外,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的《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提出深圳市将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绿色低碳行动、交通运输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具体来说,包括推动老旧小区、城中村以及餐饮场所等实现管道天然气“应改尽改、能改全改”;鼓励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引导燃油车更新置换为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车、传统燃油车实行差异化停车收费价格机制等。
《方案》提出,深圳将积极推动轨道五期、城际铁路工程规划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加强轨道、公交协同配合,构建智慧公交体系。加快建设绿荫步道和风雨连廊,优化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场景,到2025年,深圳港水水集疏运占比提升至34%,轨道通车里程达到640公里,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81%;到2030年,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83%,轨道通车里程达到830公里。
用车方面,加快推进公务车、轻型物流车等实现电动化替代。2024年年底前,全面实现深圳港港区内拖车、生活垃圾转运车清洁能源化。深入推进内河LNG动力船舶推广应用,支持沿海及远洋LNG动力船舶发展,鼓励港作船、游船、公务船使用电能或LNG动能,率先在公务船舶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船舶应用示范。到2025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汽车比例达到60%左右,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30万辆左右,LNG汽车保有量达2万辆以上,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2000辆左右。
《方案》还提出,对新能源车、传统燃油车实行差异化停车收费价格机制。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已有部分路边停车位和市政公园停车场对新能源车实行首1小时-2小时免费停车政策。
深入推动能源供给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根据《方案》,深圳还将深入推动能源供给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建成亚洲东部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2025年完成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50万立方米(液态),吸引国内外优质燃气企业在深设立贸易公司,全力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推进氢能在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前沿新兴及交叉领域的应用,探索地热能、海洋能等开发利用。“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到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
工业领域是排碳大户,《方案》提出,统筹推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8大未来产业发展。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建设20大先进制造园区。积极推进产值低、能耗高、污染大的“散乱污危”工业企业关停并转或技改升级。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此外,要发展壮大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优化配额分配方法。有序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通过碳交易市场化手段促进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减排。试点开展跨区域碳汇交易,探索自愿减排量跨境交易。支持分布式能源、储能、虚拟电厂等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电力交易,优化绿色电力消纳和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认证服务。积极培育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等市场,强化各类交易市场机制衔接和政策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