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深圳比亚迪总部,一辆崭新的腾势N7缓缓驶出,这是比亚迪下线的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从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到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向好向上发展的见证。
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现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回顾比亚迪20年新能源汽车之路数度哽咽。“起初,研发新能源汽车是让人看不懂、看不上和看不起的。但比亚迪坚持不懈进行研发投入,只为完成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比亚迪可谓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之一,对于新能源产品的技术路线,比亚迪始终坚持纯电动、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如今,比亚迪已成长为一家横跨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四大产业的国际型企业。销量是品牌实力的最好证明,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累计售出125.56万台新车,同比增长95.78%,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之位。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意义重大。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巨大突破。”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今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辆。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意味着比亚迪已占据中国近1/4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并且该比例仍在继续增长。反映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较高,产业已经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展现中国制造硬实力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企业,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刻。”王传福表示。
在新能源汽车变革浪潮中,中国品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比亚迪以e平台3.0、刀片电池、DM-i混动系统等关键技术获得市场的认可;广汽埃安首创弹匣电池、超倍速电池、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以及微晶超能铁锂电池四大技术……传统车企主动拥抱时代变革,通过创立新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加快布局。
近几年,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华为、小米等科技互联网公司也加速入局,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小鹏汽车更是在今年吸引大众入股。中国汽车品牌对合资车进行技术反哺时代已经到来。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车企手中,中国自主品牌处处受制于人。现在,借助新能源汽车东风,中国品牌已多方面赶超跨国车企。三电系统、BMS电池系统、汽车芯片等领域具备一定的国产化能力。得益于这些方面的进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张翔指出。
王传福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60%,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
向世界递出闪亮名片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主导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演变。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市场,海外销量逐月攀升,7月首次突破1.8万辆。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等品牌也在出海过程中取得亮眼成绩。放眼全行业,中国品牌正以领先的技术产品,逐步获得国际认可,向世界递出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过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捷报频传,得益于企业各方面的进步。”展望未来,崔东树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仍需在产品技术提升、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降成本、推出更多热销车型等多方面持续努力。
张翔指出:“国际化是我国车企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各家车企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则、熟悉国际市场法规,积极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