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传统化石能源转型在交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能源革命、材料革命、数字革命蓬勃兴起。”5月12日在京举办的“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上,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表示,近年来,脱碳加氢和清洁高效已成为能源科技进步的大趋势,汽车行业、能源化工行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占比近60%,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交通领域的能源变革,有着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
汽车行业迎来多重变革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行业目前正在迎来多方面的变革,将对未来出行方式带来深刻影响。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当前,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能源、交通等加速融合,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时代,新能源汽车日益成为连接绿色能源智能电网、未来出行、移动通信的关键节点。
“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据郭守刚介绍,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统筹,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开展中国品牌汽车行动,统筹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入融合,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立优惠政策,减少盲目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在张玉卓看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网与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车联网部署和应用向前推进,智能交通展现广阔前景,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将进一步加快。张玉卓表示,技术进步正在快速消除痛点堵点,大场景应用将成为交通能源转型的强劲动力,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相互交叠的三大革命。基于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新生态茁壮成长,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将更好地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
在多重变革之下,交通能源转型已逐步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认为,世界能源科技的变化来自于两方面,一是能源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的变革,这些变革让交通能源成为最值得关注的领域之一。何小鹏表示,在中国和欧洲,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远比想象的乐观,能源变革在汽车领域所带来的产品变革,将最终导致整个商业体系的变革。
何小鹏指出,未来的交通模式必然会跳出当前的能源应用模式,电能将成为交通领域主要的供给能源。在这种新模式之下,包括汽车引擎在内的各项技术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样给中国技术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当前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时机,研究下一代的能源供给,完善基于新能源供应形式的运营和研发模式,将有助于我们实现‘3060’‘双碳’目标。”何小鹏说。
能源转型呈现融合趋势
在交通领域迎接能源等多方面变革的同时,能源转型的进程也在呈现融合创新趋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认为,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开发利用,特别是交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交通能源清洁化、低碳化的基础支撑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随着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新型储能等技术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持续提高。在长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雪松看来,“未来社会的能源体系将会是一个集中式与分布式发电并举,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网络。”
在能源转型与交通领域融合的过程中,电与氢成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两种主要路径。张玉卓指出,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可以错位发展,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实现优势互补。在交通能源转型期,只有对各种路线保持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鼓励探索示范,才能“花开满园”,更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记者了解到,中国石化正逐步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面对深刻变革的行业大势,中国石化在拥抱能源革命中育先机、开新局,以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愿景目标,加快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
氢能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作为交通能源变革的重要参与者,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渐入佳境。王大鹏指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王大鹏表示,“十四五”期间,要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产业发展,提高交通领域的绿氢比例,在现代化工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也可以重点开展能源化工绿氢替代。
据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介绍,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7345辆。“相信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名单公布及相关激励政策落地,氢燃料电池汽车会在接下来几年出现集中放量发展。”张夕勇表示,氢燃料商用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在建立健全氢能标准及法规体系、统筹推动氢燃料上下游产业协同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引领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了解到,北汽福田聚焦产业链协同,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业务进行了全局规划,通过建立闭环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发展。同时,聚焦产品创新,基于场景需求,在商用车、卡车、轻卡、客车等领域持续创新;聚焦技术引领,主要围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氢系统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技术进行布局。此外,北汽福田还立足京津冀地区,以冬奥会为契机进行示范推广,开展氢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环卫车等车辆的规模化示范运营。
据陈雪松介绍,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长城集团在近5年累计投入20亿元开展研发。目前长城集团已经掌握了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整套技术和产品,并实现了国产化,形成了完整的研发体系,为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永续美好的氢能社会,是未势能源的终极目标。”陈雪松说。
作为国内最大的交通能源供应商,中国石化正在氢能领域快速布局。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将利用原有3万座加油站、870座加气站的布局优势,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张玉卓强调,中国石化将锚定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坚定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