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全面落实全市“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动员部署大会”精神,围绕调整能源结构和增加新能源供应,以风能、光能、氢能、核能、储能为龙头,延伸新能源和能源装备产业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能源产业基地。
——风电产业。引入风电开发和装备制造头部企业,形成永磁直驱机组、风机叶片、塔筒等风机完整产业链,提高风机整机本地化率,带动稀土、钢铁、碳纤维等产业快速发展,提高直驱风机产能产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
——光伏产业。巩固优化单晶硅产能规模,重点发展单晶硅、氯化硅、碳化硅、有机硅、硅橡胶产业,不断完善从硅料到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支架、背板、逆变器的光伏装备产业链。
——氢能产业。围绕氢冶金、氢化工、氢交通等领域,加快构建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加氢站产业链,发展绿氢经济,建设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重点推进绿氢制甲醇碳中和、燃料电池产业及风电制氢示范等项目。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和配套产业集聚,开展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测试验证技术业务。
——核能产业。推进包头核科技创新示范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重水堆、压水堆、高温堆等核电燃料制造,提升核燃料生产能力,重点推动天然铀一体化区域产业链等项目建设,推进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实施高温气冷堆生产线十倍扩产、压水堆燃料元件生产线适应性改造、AP1000核电燃料生产线共享兼容建设、先进四代核电技术配套融合建设、核能供热堆等项目。
——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电化学储能产业,积极引进电力储能装置制造项目,发展以锂电池、镍氢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顺应大规模新型压缩空气储能、化学储电、高温超导磁储能等先进技术和关键材料发展趋势,开展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装备产业布局,打造电力储能应用市场和制造中心。重点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新能源电动卡车换电设备生产制造及换电站项目。
与此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着力打造“风光氢核储”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现代能源经济,为全市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