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兰科技在其上海总部大厦举行了自动驾驶及氢能重卡签约仪式,深兰科技将在两年内实现1000台以上“自动驾驶+氢能重卡”的交付,首批100台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下线。
事实上,在深兰科技签约之前,就已经有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公开亮相。在去年10月举办的佛山展会上,广东汉合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汉合汽车”)首次发布了其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700bar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重卡——星索1号。该车型搭载由重塑科技专为重型车辆研发设计的PRISMA镜星系列燃料电池系统,一台车搭载2套额定功率为110kW的燃料电池系统。
自动驾驶技术在氢能重卡上隆重登场是否意味着,该技术会成为引领氢能重卡突围的关键?
如何为氢能重卡赋能?
自动驾驶的出现,重新定义了城市和远距离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全新挑战。因其对相关产业、应用场景、法律法规的特殊需求,目前自动驾驶仍需一片合适的空间承载。
在SAE所划定的L0-L4的自动驾驶分级中,L4是最高级,能够完全解放双手双脚让汽车自动驾驶。但在L4真正落地之前,车企需要将日常使用场景逐个击破,才能完全实现L4自动驾驶能力。
现阶段,由于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相比于复杂的路况和运营场景,相对单一的固定式运营场景无疑是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绝佳场所,而集中在港口码头或物流园区运营的重卡无疑是承载这一技术落地的合适选择。
“自动驾驶技术之所以会选择氢能重卡,除了运营场景比较合适,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是,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型,氢能重卡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新技术。”江铃重汽技术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丁开文告诉记者,一台氢能重卡的售价在百万元以上,价格远高于传统的燃油重卡,对于车企而言,搭载新技术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与氢能公交载人不同,氢能重卡主要是运输货物,对于接受新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也会有更大的宽容度。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对于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相对固定的应用场景来说,能很好地节省人工成本。
“目前国内的氢能重卡都把首选的运营场景放在港口码头和物流园区,线路相对固定,是进行自动驾驶技术验证和运用的绝佳场所。”清能股份总经理张弛告诉记者,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可以节省司机的开支,且不受运营时间的限制,这对于目前成本高昂的氢能重卡而言,能起到一定的降本作用。
赞同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氢能重卡的还有雄韬股份董事长张华农,他表示,在港口码头、矿区及厂区等相对封闭的区域里,采用重卡最贵的是人工,如果采用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省去这部分成本,那么氢能重卡在其全生命周期里也就具备了经济性。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旦规模化推广,对产业拉动作用很大。
搭配氢能重卡市场前景广阔
凭借自动驾驶技术在氢能重卡方面应用的特有优势,国内一些燃料电池企业也试图通过搭载这一技术推进氢能重卡的商业化应用。
2020年9月,上海清能与深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拟把人工智能与氢燃料电池技术进行深度结合并应用到移动能源中。
双方能达成上述合作,基于清能对燃料电池的理解和深兰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核心技术。双方将共同开发AI智能燃料电池整车系统平台,优化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和辅助系统的控制策略,让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真正做到燃料高效率和运营低成本。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也被用于整车的控制策略上。
对于双方的合作,清能股份总经理张弛表示:“清能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深兰的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氢能’的双能产业的商业化发展。”
深兰科技这次签约的1000台自动驾驶氢能重卡就是“人工智能+燃料电池”合作成果重要体现。
除了清能股份,另一家国内知名燃料电池企业重塑科技也搭上了自动驾驶氢能重卡的顺风车。
在去年10月佛山国际氢能展上亮相的广东汉合汽车首辆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重卡——星索1号上,重塑科技的PRISMA镜星系列110kW产品就是国内最早搭载自动驾驶氢能重卡的燃料电池产品之一。
这款具备自动驾驶性能的氢能重卡同时搭载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60TOPS大算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实时处理海量数据;匹配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算法,实现智能感知、规划、决策、控制,以L4级自动驾驶解放驾驶员,让氢能重卡的商业运输安全舒适、省时省力。
近年来在燃料电池领域成果颇丰的雄韬股份也很看好自动驾驶技术在氢能重卡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0年4月,雄韬股份完成对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西井科技”)的战略投资,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港口氢能。
雄韬股份方面表示,公司携手西井科技将发挥各自在新能源与无人驾驶领域的产业优势,进行深度合作。双方将以港口为切入点,联合开发港口氢能无人驾驶车辆,在5G+AIoT时代构建港口AI+氢能生态链,加速AI技术与新能源在更多垂直场景的大规模应用。
相较传统柴油重卡,融合氢燃料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网联氢能重卡,有望有效解决重卡行业的诸多问题,应用前景可期。
“自动驾驶和燃料电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但是在氢能重卡这一应用场景上可实现完美结合。”国内一家商用车企业高层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燃料电池企业看到了自动驾驶技术在氢能重卡上应用的可能,不久的将来就会有相关车型投入到实际运营验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