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 » 新势力造车 » 正文

新势力车企最忙的是哪个部门?

日期:2019-11-19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国际充换电网

2019
11/19
16:2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

   如题。
  ——研发?
  ——财务??
  还是公关???
  一个最新的答案,是法务。
  反正理想汽车的法务可忙坏了。
v2_1574060510607_img_000
  11月11日,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被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并且,这还是该公司在两个月内第二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我们就此事询问了理想汽车方面,得到的回复是:“这是力帆汽车的历史遗留问题。与理想汽车没有关系。我们没有接手力帆的任何债务。”
  去年12月,理想汽车(那时候还叫车和家)花了6.5亿元,收购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后者是力帆股份下属的汽车生产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力帆股份还有一家力帆汽车乘用车有限公司,那才是目前力帆汽车业务的主要载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指的力帆)。也就是说,力帆股份旗下统共有两家车企都具备完全汽车生产资质。
  卖掉一个,“有利于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效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加快公司转型升级,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正如其在公告中所说的,几乎是一本万利的。
v2_1574060510714_img_000
  买它,理想汽车也是目的明确,就是旨在资质,用曲线救国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生产准入问题。同时,力帆集团总裁马可也表示:“此次只是卖出一块闲置的汽车生产牌照,工厂、设备、土地等资产都还是力帆的。”
  所以尽管是100%的股权收购,但是对买卖双方来说,实质就是这块牌照。自今年1月,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后,就算正式接盘了。
  然而,这笔交易在铺平了一个手续门槛的同时,却为打算全力冲刺量产的理想汽车,带来不少琐碎的麻烦。
  出售当口,力帆汽车的经营状况就十分堪忧。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前11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9.16亿元,净亏损2.67亿元,经审计其资产总额为5.02亿元,负债总额为5亿元,资产净额仅为161.05万元。
  今年以来,随着车市寒冬深入,力帆经营不善的问题愈发严峻。根据力帆股份的第三季度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力帆营收66.86亿元,同比下降19.52%,净亏损26.33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盈利1.34亿元,同比下降2064.5%。
  财报指出,业绩不咋滴的主因,是受到国内车市影响,汽车板块业务下滑幅度较大(今年1-9月累计销售约2.2万辆,同比下跌72.25%),同时融资环境艰难,对短期经营流动性造成一定压力,若后续没有明显改善,下一季度可能仍将持续亏损。
  力帆的债务危机甚至引起了重庆市政府的介入协调。十月底,重庆市政府召集了地方金融办及银行机构债权人等,帮助力帆汽车组织成立了债权人委员会,要求各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山大的财务压力和可想而知的资金链,让一些旧帐在今年集中爆发,使得重庆理想智造受到牵连。
  根据天眼查上的公开信息,在司法风险一栏,目前重庆理想智造共有65条开庭公告,其中有57条是发生在今年,“被告人/被告/被上诉人/被申请人”虽然是更名之后的重庆理想智造,但是案子中的协议都是“力帆汽车”时期力帆和供应商们签下的。
  理想显然是不想背锅的。
  从被列为“被执行人”这个事实本身,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所公示的信息,11月的被执行标的金额为162.26万元;9月则更是少,仅为12.82万元。十几万也拿不出嘛?这是不可能的。
  尽管理想汽车目前处于苦哈哈的创业阶段——根据江苏省国资委的公告,截至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营收约527.76万元,净亏损6.29亿元,资产总额58.41亿元,负债总额9.31亿元。但是这属于很正常的先期曲线。重要的是,8月理想汽车宣布完成了5.3亿美元C轮融资,由美团创始人王兴领投。这是今年新势力最大的一笔融资。
  一位熟悉理想汽车的知情人士也告诉我们,理想汽车在收购时就没接债务。“一开始收的时候,就达成过协议。”所以说,“被执行”,并不是赖账,而是原则性分明地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且,该知情人士也表示,协议相关工作“目前正在推进。相信可以解决。”
  不过,由于理想智造是被执行的第一主体,有承担还债的义务;而另一边厢,力帆方面又表现出一副无力偿还的样子,让外界不禁担心,理想汽车会不会最终被强制垫付要吃一个哑巴亏?
  为此,我们咨询了法律人士。对方告知,企业法第三条规定,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应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当公司发生债务责任时,股东并不直接对债权人负责,而是由公司自己的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而从已发布的诉讼裁决中,我们对于谁的债、谁来还的问题,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况了解。力帆方面的确有相应地在承接问题。
  根据天眼查和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开信息,我们梳理了今年以来涉及“重庆理想智造”的裁定书,纠纷对象包括17家企业,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买卖合同纠纷,一类是票据纠纷。
  票据纠纷,几乎都会涉及另一个被告,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案由通常是,票据到期没付款,重庆理想智造在“力帆汽车”时期是出票人,而力帆财务是承兑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票据纠纷应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案子涉及的票据支付通常都在自贸区,力帆财务也在自贸区,重庆理想智造在北碚区。最后裁定通常是移送自贸区人民法院。
  至于买卖合同纠纷的情况,会更复杂一些。
  一部分明确了责任和合同的,会比较简单。比如和金泰公司的债务,早先已经和金泰公司、以及力帆乘用车公司北碚分公司签订了《三方转账协议》,原来由重庆力帆汽车欠下的款项(大概7万多元),付款义务就转由被告力帆乘用车公司北碚分公司承担。
  另一部分则比较难搞。
  比如和比克电池的债务。这家动力电池装机量国内排名前十的企业,今年也是苦不堪言,自己的现金流崩到不行,不能如约付清供应商货款。根据比克的公告,主要是受到下游众泰(欠帐约6亿元)和华泰(欠帐约3亿元)未付货款的影响。
  相比之下,重庆理想智造或许还算小头。双方曾签订过《汽车零部件及材料开发协议》及《零部件和材料价格协议》,签订时间为2018年4月21日,也就是“重庆力帆汽车”的旧账无疑的。今年5月,比克向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或冻结重庆理想智造所有的价值人民币近537万元的财产,得到了法院的批准。
  再比如和德赛西威的债务。双方分别于2015年、2016年签订过多份《汽车零部件及材料开发协议》及《零部件和材料价格协议》,从时间线来看也是重庆力帆汽车的遗留问题。德赛西威诉求包括了拖欠的货款近483万元,呆滞成品损失近1300万元,呆滞专用原材料损失近203万元,共计近1985万元;算上利息得有2085万元。由于诉讼标的超过,案子移送中级人民法院了。
  从账面来看,不能说毫无影响。最坏的情况是,一股脑儿地都得赔偿,力帆方面拿不出钱,重庆理想智造又资不抵债,为了保住资质,何以为继?
  理想方面,不是拿不出。但是仅仅为了一纸资质,代价已经太高了。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就曾指出,资产评估公司给出的标的评估是83.56万元。而理想最终付出了6.5亿元。
  当时就有不少声音为此悲愤扼腕。比如《电动汽车观察家》就掷地有声地说,一家有竞争力的新造车企业获得造车资质,虽然可以说是好事一桩,但同时也让人看到这个准入政策有多荒谬。“花这6.5亿的车和家,和不花这6.5亿的车和家,有区别吗?”
  无论是研发设计,还是生产制造,还是之后的销售服务,都是理想汽车一手操持的,没拿力帆一针一线。
  此外,双方还签了为期三年的合作框架协议,理想汽车还将和力帆共享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网约车定制车型、车联网相关数据和分析等内容……且不说是否真的会执行到这一步,反正是挺亏的。
  现在看来,花了这6.5亿,不仅是没区别,还得倒贴跟进不少资源,去处理冗余的程序。从一个大的社会循环来说,通过“以新注旧”的方式来激活闲置资源,虽然看上去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但其实对一些竞争力特别堪忧的旧资产,积弊难清,从帮扶效果上犹如杯水车薪,同时对那些可能成为优质资产的新生企业,反而是一种消耗。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想法:所有人要造车都需要资质,既然别人弄得到,你也就别逼逼;弄不到本身就说明实力有缺陷——对此我是不以为意的。如果这也算是证明竞争力的一种方式,那恰恰说明我们的汽车到今天似乎还不是一个可以用技术说话的行业。而我们距离认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多远,意味着我们距离真正的弯道超车就有多远。
  扯远了。对于理想汽车来说,这些都可以放在身后。
  很早以前,我们曾问过李想,6.5亿元买一个资质划算不算?他不愿多说,只是表示“这些对消费者没什么意义。消费者关心的是从我们工厂生产出来的尾标是理想ONE的车的真实品质。”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