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电动车电池 » 正文

2019年硅基负极在国内的应用将实现量的突破

日期:2019-09-25    来源:新产业智库

国际充换电网

2019
09/25
10: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硅基负极 高镍三元 新能源汽车补贴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分析,2018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产量达5440吨,同比增长2.3倍,硅基负极材料即将进入批量放量期。主要驱动力有:1)经过近10年的研发,国内硅基负极技术不断成熟,产品稳定性逐渐得到下游电池企业验证;2)新能源汽车、手机、平板等终端产品对电池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里程和高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快高克容量负极材料的导入。与只有372mAh/g理论克容量的传统石墨负极相比,硅材料的理论克容量可达4200mAh/g。高容量正极材料(如高镍三元)逐渐批量,一定程度带动高容量硅基材料的应用。
  当前中国硅基负极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1)市场集中度高,量产企业不超过3家,在研发及小试企业超过20家。硅基负极目前主要有三类企业,一是现有石墨类负极企业,如贝特瑞、宁波杉杉等;二是科研院校的创始团队,如天目先导等;三是电池企业或跨界进入该领域的纳米硅制造企业,如国轩高科等;
  2)当前稳定量产的硅基负极型号较少,以420mAh/g、450mAh/g两款为主,更高克容量的硅基负极还无法量产;
  3)硅基负极的应用仍比较局限,目前主要应用于圆柱数码、少量用于软包数码及圆柱动力。
  4)价格仍偏高,目前稳定量产的硅基负极价格介于11~12万/吨,远高于石墨类负极。
  GGII调研认为,2019年硅基负极在国内的应用将实现量的突破,增长驱动力有:
  1)高容量圆柱数码电池需求日益增加,成为国内硅碳负极材料应用主力;
  2)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进一步提高,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成为主要发展方向。2019年高镍三元材料在圆柱18650大批量应用,这一定程度带动硅基负极的需求;
  3)国内硅基负极企业长期与国外电池企业合作,对外出口量保持增长。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充换电头条"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