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掀背车如期在5月8日正式开启预售,并正式定名为ID.3,起售价低于3万欧元。”
原定于今年底推出的第八代高尔夫,因为软件升级问题再一次跳票,推迟到了明年2月份发布,这难免为苦苦等待的忠实用户们蒙上了一层阴霾。不过好消息是, ID.掀背车如期在5月8日开启了预售,并正式定名为ID.3。据悉,新车起售价低于3万欧元,且还有特别版ID.3 1st系列的Plus和Max版本推出。
ID.3作为MEB平台下的首款车型对于大众电动化战略的意义可见一斑,而高尔夫在大众燃油车的地位自然更不用多说,几乎相当于其它车型的“开发基石”。更为重要的是,两款车的车身形态非常相似,且如果时间准确,这两款车或将在同一时间推出。
似乎种种迹象都在表明:ID.3将接过高尔夫手中的接力棒,大众也将正式进入长达数年的向电动化迈进的过渡阶段。那么,ID.3能否延续高尔夫在燃油车时代的辉煌,帮助大众在电动车时代披荆斩棘呢?
续航、智能化、空间
目前,ID.3能得到的信息不多,但从已知的信息来看,这款车已经具备不俗的产品力。
续航方面,ID.3提供45kwh,58kwh,以及77kwh三种配置可选,最大WLTP综合续航里程高达550公里,已经达到了目前主流电动车的平均水平,更是超过了特斯拉MODEL S标准版的续航里程。此外,ID.3还支持125kw直流快充功能,可在半小时内充到80%。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为ID.家族研发的全新电池系统与MEB平台是深度集成的,也就是说其电池组也同样具备高度的扩展性。这或许意味着ID.3将在2020年量产时,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毕竟其他车企也在新能源领域不断深耕,届时550公里的续航或许就有些不够看了。
智能化方面,有两大亮点值得期待。其一是首次支持OTA远程升级功能的全新的娱乐信息系统,在ID.3上首次推出。据了解,支持该系统的底层操作系统vw.OS是大众基于E3电子架构自主研发的。
为了减缓(要想摆脱几乎已无可能)多年来在车联网领域,互联网企业对传统车企的“侵略”,大众投资了35亿欧元开启了传统汽车世界软、硬件分离的第一步。vw.OS实现了对车内各个电子单元的高效整合,方便软件开发者在编程时不再需要了解汽车中的各个硬件,只需要按照OS规定的交互方式,编写程序和调用硬件即可。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vw.OS操作系统的推出,其或将与苹果、安卓和黑莓车载系统互成角力之势。
其二,则是在最顶配车型ID.3 1st Max上将配有AR-HUD。要知道,特斯拉的全系车型连最基本的HUD抬头显示都没有涉及,而AR技术与导航的结合可以说是HUD未来的发展方向。
空间方面,尽管ID.3的车身尺寸与高尔夫接近,但得益于MEB模块化平台更灵活的空间运用,其轴距却比高尔夫长了20厘米,内部空间堪比帕萨特的水平。
据MEB电子项目管理团队发言人表示,ID.家族的每款车型,从A级轿车到SUV,再到七座车型都将具备宽敞的内部空间。对于未来即将进入国内的ID.车型,大众可谓是将国内消费者的诉求拿捏的非常准确。
定基调的设计
从外媒拍到的谍照来看,新车基本延续了概念车型的整体设计。车头部分,全新的大灯与车头融为一体的设计语言得到了保留,这也是极具辨识度的家族性设计。
从侧面看,ID.3由于电池的原因要比高尔夫高一些,但整体还是保持着一个比较圆润的造型。车尾部分,为了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新车使用了更大尺寸的后扰流板。
此外在谍照上也能看出,概念车上的虚拟后视镜和隐藏式门把手“都被打回了原形”。据猜测,基于安全考量,概念车上的后滑门设计(意味着没有B柱)也将被阉割。
当然,尽管内部照片还未外露,但诸如可伸缩方向盘等未来智能座舱的设计应当也不会出现在量产车上。
所以,除去一些超前的设计被“打回原形”,ID.3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概念车上的设计,尤其是极具辨识度的前脸。更为重要的是,如同高尔夫在大众众多车型的地位,ID.3显然是为后续ID.家族车型定基调的一款车型,他们也将延续ID.掀背车的设计风格。
ELECTRIC FOR ALL
“割肉”转型,大众近年来向电动化转型的投入正在呈几何倍数增长。
从2015年至今,大众已经为“排放门”事件付出了280亿欧元的巨额罚款,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纵然是大众这样的超级巨头面临此等压力也有些吃不消,这无疑加快了其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
大众为了实现电动产品的全矩阵布局,投资60亿欧元打造MEB模块化纯电动平台。据了解,MEB平台架构可实现从紧凑级、SUV到MPV车型的灵活跨度。且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大众还将该平台开放给了第三方。其盟友福特据传第一个发声进入,随后共享出行公司e.GO也进入了该体系。据悉,大众承诺e.GO只需要投资3700万美元就可以实现电动车量产。
投资35亿欧元,自研车载系统OS和ODP统一数字化平台。据了解,ODP平台主要是基于大众与微软合作的云端技术,将车辆、客户和服务三者连接。通过一个共用的ID,将大众与各个合作伙伴创建的生态服务串联起来,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服务。
今年初,为解决用户的充电难题,大众还专门成立了一家新公司——Elli ,该公司的家用智能壁挂式充电系统(Wallboxes)可为ID. 或其他车型提供高达 11 kW AC 的充电功率。此外,大众与其他车企合资成立的 Ionity 也在不断拓展充电网络。
我们总说传统车企向电动化转型如同大象转身,但是难道真的快得了吗?尤其是对于大众这一行业巨头,一旦转身,牵一发而动全身。究其原因,这家公司不仅希望将电动车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更是有着渗透到市场上下游各个产业链的野心。
就目前来看,大众的电动化之路已初见雏形。而一旦当其转过身来完成全部布局,将给造车新势力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一番情景,或许在明年ID.3推出时,就能初见端倪了。